在地震废墟中,被拾得的手机、手机卡以及其中的话费余额,因为标的额较小,暂时还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然而,几乎人人都可以是手机用户,范围广、人数多,牵扯到的价值总和,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那么,遇难者手机账户中的余额、手机卡又该如何处理?
事实上,手机里的SIM卡同时就是一个身份识别体系,这就意味着在这一连串电话号码后面是一个真实的人,很可能给运营商提供出该用户最基本的信息,而在地震中,即使手机被砸坏,里面的SIM卡损坏的可能性也很小。
“手机这个与其他物品不同的特点,使电信运营商能够结合相关部门列出遇难者名单,相对容易地判断其是否属于无主物。”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表示,在灾后重建工作中,电信运营商应该根据这些手机中的SIM卡提供出机主的基本信息,积极和民政部门配合,以便按照法律程序确定手机的无主性。
但是,由于我国的手机实名制还没有全面实行,对于无法根据SIM卡判断机主的情况,邱宝昌主任表示,根据民法通则和继承法,所有权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或者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如果既查明不了手机所有人信息、又无人主张权利,这部手机以及其中余额又该怎么处理呢?
“电信运营商应该统计数目后,把钱如数上交给国家。”邱宝昌主任指出,虽然电信运营商在这次地震中自身也蒙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在之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又主动减免了灾区用户的话费,表现出了国有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其并不是手机余额的权利人,因此不能随意处分这笔钱,而是应该按照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规定,将这部分钱上交国库。
本报北京6月1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