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下 大厨含泪书写赈灾日记
“5月17日,我们的爱心突击队安顿在废墟旁边,没有水,没有电,在城市里看似最简单的生活,在这里都成了一种奢望……”这是在一沓便签纸上留下的散乱记录,里面不仅详细记录了从5月13日开始至今的所有到达灾区厨房的救援物资,也写满了这位灾区爱心厨房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和他的感受。
日记的主人叫张正强,一个来自崇州的小伙子,他是四川三只耳餐饮连锁集团的一个店长。就是这样一份特殊的厨房赈灾日记,也让人们第一次知道,灾难发生时,还有一群特殊的白色战士,那就是厨师。
5月13日:疮痍
【大厨日记】我和同事们兵分3路,分别到绵阳、都江堰、彭州等地。一路上我们看到的都是断垣残壁和无家可归的人们……去北川的路上山体在不停地滑坡,车窗也全部被灰尘遮盖,车子几度被拦在路上。
从地震后第二天开始,张正强和同事一直就在灾区,看着地震后面目全非的城市和村庄,他也不知道究竟能做些什么,随后他们给灾区买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结果到了才发现,即使是方便面,在这里也只能用矿泉水冲泡。回到成都之后,大家有一个想法:灾区需要热饭菜。“从5月16日开始,我们陆续在彭州小鱼洞镇、绵阳游仙区、都江堰的天府大道和莲花小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开设了4个‘爱心厨房’,开始在灾区煮饭。”张正强说,“当时,灾区基础设施的匮乏让大家都不能理解,没有电,我们就配小型发电机;没有气,我们就买液化气,连吃饭的桌子都是从三只耳的几个店里面搬过去的。”
5月17日:工作
【大厨日记】我们小鱼洞的爱心突击队安顿在废墟旁边,没有水,没有电,在城市里看似最简单的生活,在这里都成了一种奢望……在凹凸不平的大蒜地里打着地铺,尽管是宁静的夜晚,还有淡淡的月亮,但脑子里还是想着断裂的砖墙、倒塌的房屋,远方年迈的父母是否安好?受灾的群众几时才能度过危机?
张正强所在的小鱼洞大楠村,是第一个爱心厨房所在地,也是条件最恶劣的一个地方,22个同事从5月16日开始安顿,最终选择的地点是一个开阔的大蒜地,旁边是一个已垮塌的居民房。灶是用废墟上捡来的烂砖块和土围成的,烧的是柴禾。“当时我们一天做两顿饭,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过,每顿做2000多人的饭菜,而且还要给附近一些山上不能来吃饭的灾区群众送饭去,每天送800多盒饭。有时忙完后,自己却吃不上饭,只有泡面。”张正强说,他的日记就是在每天晚上整理好当天工作和接收物资后,打着手电筒在便签纸和记事本上写下的。
5月22日:感动
【大厨日记】今天,一位从银厂沟逃出来的老婆婆从山上颠颠簸簸地给我们背下来一背篼柴,估计有70多斤,我们两个工作人员一起才接手过来。她说每天在这里吃饭,很过意不去……而我知道,那一背篼柴我们一般小伙子还不一定能背那么远,而她都已经70多岁了。
由于在小鱼洞大楠村是用柴烧火,柴禾也成了一个问题,每天都要工作人员去准备。而从5月22日之后,这个老婆婆一直坚持每天给他们送两次柴,中午和晚上都能看到她背着背篓的身影。“我并不知道这位老人家的名字,对她的印象只是个子很矮、很黑、很瘦小,还有就是她在银厂沟的家已经被毁了。”张正强回忆着,“还有,我知道每天两背篓的柴是她老人家的一点心意。”
6月5日:撤离
【大厨日记】今天是离开这里的日子,下午1时,几个经常在这里吃饭的小女孩站成一排给我们唱“感恩的心”,这里面最小的是一个才四五岁的小女孩,连字都吐不清楚……我们一行16个人,都想哭。
6月5日,张正强和同事们将离开这个已工作了20天的地方。“上午,大家简单收拾了自己的东西,正准备上车离开,几个一直在这里吃饭的小女孩排成一排给我们唱歌。”张正强顿了一下,“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
□记者手记
他们都是天使
采访中,张正强一直都说,店里有个从汶川来的同事,他家受灾很严重,却一直在灾区工作着,你去采访他嘛。而我们了解到,张正强本来是在三只耳上海的一个分店工作,地震前10多天才刚回到成都。本来交接一些工作之后,他将要去北京工作,但却遇上了这前所未见的大地震,他家已成了危房,岳父母的家也在地震中变成了废墟。
在都江堰一个爱心厨房前,突然听到有人说“白帽天使”这个词,一时没能理解,后来才知道是有人给灾区工作的厨师们取了个新称呼。他们的标志就是戴着白色帽子,因为,他们都是天使。 记者李梦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