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杜争华
法库县陶屯村45岁的农民金永发,种了二十多年的玉米,如今又在天玉龙陶瓷有限公司当了四年工人。
也许,金永发搞不懂啥叫“县域经济”。但他对自己身份的变化却感触颇深:“在这里干一年,等于我在家种5年地!这不,媳妇也进厂了。
你看我穿的也像样了,还买了一辆摩托车呢!”
作为一种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在大区域化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日益体现,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沈阳县域经济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已进入成熟的升级期。一个开疆拓土、大展宏图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品立天下无中求富有
随着6月末的临近,法库县在实现“首季开门红”后,“半年双过半”的经济指标也由计划中的数字变成现实。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数据是:今年上半年县级财政收入已突破2亿元大关!
2002年,法库县全年财政收入仅5000万元。短短几年之后,法库人就书写了一部县域经济发展的传奇。
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法库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是把“廉价出售宝贵的陶瓷资源”转变为“发展陶瓷产业,打造东北瓷都”的思路,使法库县走上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强县之路。从2002年末第一条陶瓷生产线落成,2007年法库陶瓷城累计开工建设各类生产线300条、财政收入3.4亿元;全年要新开工建设各类陶瓷生产线150条,累计开工建设达到450条以上。“东北瓷都”已由设想和希冀,变成了开发区内大型陶瓷企业接连而起的壮观景象。
依托资源优势,法库人谋划了陶瓷业作为龙头的木业、风电、轻工家电、绿色食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集群”、生态旅游和物流“两大经济区”及以万寿菊为龙头的“六大特色农业经济区”的“526”经济新格局,县域经济的腾飞插上了高翔的翅膀。
如今,到法库县看“风车”,已成为一大人文景观。目前,在已有62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的基础上,另58台风电机组已经全部吊装完毕,到6月末法库将实现120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到年末,全县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将突破20万千瓦。同时,2010年开发52万千瓦风力发电的项目也已落地,届时,风电产业将为法库贡献超亿元的财政收入。
今年一至四月份,康平县外贸同比增长1193.7%,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28.9%,这两个数字足以证明,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康平,正在完成从农业县向工业立县的“华丽转身”,塑编产业园、大型火力发电项目、卧龙湖旅游产业开发……法库、康平这两县曾被称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今吹响了向全国百强县进军的号角。
路径选择内涵和外延
“近海经济区”,是辽中在振兴县域经济中找到的最佳路径。县域面积最南端,距离营口港仅69公里,在1个半小时经济圈内还有鞍山、辽阳、本溪、营口等8大城市。辽中,是名副其实的辽宁中部。
而这一优势,四年前还尘封在人们头脑中。那时候,辽中工业正面临着“四无”的困境:没有一分工业发展资金,没有一亩现成的工业用地,没有一名专业招商人员,更没有一个新引进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
6月13日,投资10亿元的沈阳和世泰钛业有限公司正在开工基础建设。董事长阎东辉把企业的发展目标确定在中国乃至世界钛工业“龙头老大”的位置上。他的雄心源自“近海经济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和浓厚的发展氛围。在辽中的“近海经济区”,一天开工几个大项目,是平常之事。整个经济区内,开建、开工的欢庆锣鼓和鞭炮声此起彼伏,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近海经济区正如一艘远航巨舰,开足马力向大海深处远行。
新民市今年要进入全省44个县综合实力前十位,到2012年要进入全国百强。推进“沈新一体化”,是新民市振兴县域经济的选择。依托母城,建立三个沈新连接带,培育新的经济爆发点。沈阳胡台新城以产业新城、商贸新城、生态新城、宜居新城和国际新城为发展定位,到2010年实现落户企业300户、总投资200亿元、规划产出300亿元。今年近50个3000万以上的项目开工,体现了新民人抢先发展的强势动作。(下转3版)
(上接1版,)
在东陵、于洪、苏家屯和沈北新区,活力和升级,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特色。在东陵区谈起的产业特色,是数字识别、航空、动漫……全区外资企业630多户,累计引进外资9.3亿美元。成功组建了沈阳满融经济区、航空经济区、祝家农业经济区、沈抚同城化浑河南岸产业区、望花汽车产业区和南塔都市商贸中心区,确立了支撑东陵未来发展的六大空间,成为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于洪区今年仅5月份招商引资就达330多亿元。这些签约项目中,纯工业项目仅占13%,商业项目占62.5%。由此可见其经济发展转型的趋势。现代服务业,将成为这里的“宠儿”。到5月末,于洪区“五金工业园”的70个规模以上项目全部开工,实现产值50多亿元。苏家屯和沈北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也在骤然加快。
在快车道疾驰的县域经济
始终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一直是我市县域经济主要特点。据预计,到六月末,全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将增长4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同比增长8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以上……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大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经济大局的结构与布局。我市农村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7年末的15.1∶50.7∶34.2,调整为目前的8∶57.6∶34.4,工业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
现代农业也是县域经济的“主力”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发展“一村一业”专业村233个,专业村数量是去年的一倍;已开工建设种植业富民经济小区45个,预计年末,新增各类富民小区将达500个。全市高效特色农业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达到208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近70万亩。预计年末全市高效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可达219万亩。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围绕13个农业经济区和20个农业主导产业区建设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的75个项目已完成全面验收。全市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或组织发展到870多个,其中有一定规模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484个,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50%。在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预计年末订单经营面积将超过550万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借风借势的沈阳县域经济,一定会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