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零时50分,上海消防总队在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废墟中抢救出一名被掩埋了近179个小时的31岁男子,名叫马元江,是映秀湾水电发电总厂发电部副主任。目前该名获救者身体状况良好。新华社发(吴学华摄)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题:生命在延续——汶川大地震部分幸存者追踪
“新华视点”记者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月有余。对于逝去的同胞,亿万国人含泪祝他们一路走好。逝者已矣,生者何如?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走访大地震中的部分幸存者,忠实记录下他们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所有善良的人的关心和帮助下,坚韧开始新的生活。
正如映秀镇的一位村民所说:怕什么?房屋震塌了,只要人还活着,大不了从头再来!
被埋了150个小时的虞锦华:我要有尊严地活着! 幸存者档案在大地震袭来的那一刻,身处震中的映秀水电公司工人虞锦华被埋在废墟之中。在被成功营救之前,她在层层废墟中坚持了整整150个小时,创造了奇迹。
生活现状当躺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特护病床上的虞锦华回忆起天摇地动的一刻,站在一旁照看的护士突然捏住记者的手——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床头心电监护仪的指数骤然上升。
那一瞬间,每个人的心都紧缩成一团:要用多大的力量,才能帮助她走出那无边的阴影?
然而,也就在那一瞬间,虞锦华把头转向了正在旁边守候着的丈夫张光全。这位40多岁的汉子脸憋得通红,正咬紧牙关,隔着玻璃窗紧紧盯着自己高位截瘫的妻子。
心跳随之慢慢减缓下来了。虞锦华转过头,慢慢将左手举过头顶,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我不怕,真的,我当时就一个念头:一定会有人来救我的。”
她的确坚持到了重见光明的一刻,在坚守生命150个小时之后。
在那漫长的6天6夜里,她只有一个念头,要活下去;她还鼓励同被埋在废墟下的马元江说,一定会出去的。坚持了这么长时间了,马上要救我们出去了,千万别泄气。
事实上,救援工作一度进行得极为不顺利。虞锦华的弟弟曾下到废墟深处,哭着说,姐,很难救。
姐姐有一会儿没说话,紧接着就开始安慰弟弟让他不要哭:“出不去没什么,你替我帮着家里照顾好小孩。”
现场闻者无不动容。
虞锦华的主治医师们说,正是这种顽强的意志,让她两次战胜了死神——一次是在抢救现场截肢后,还有一次是在被发现感染了气性坏疽之后。
“所有的内脏器官都有损伤,但是她都挺过来了。她的神志一直非常清醒。”感染科主任李小安说。
这种顽强的意志是如此的动人心魄!在同虞锦华的短暂接触中,你会感到,不是正常人在帮助她,而是她在给所有的人树立榜样。
尽管还需要时日才能康复,尽管出院之后也只能依靠假肢才可以活动,但虞锦华已经确定了“实现生活自理”的生活目标——
“我最急着做的事情,就是站起来,我不愿意麻烦别人。”
“我要有尊严地活着!”
虞锦华曾经获得过国家电力系统“巾帼建功英雄”称号。医院的护士们说,她是个真正的女英雄。
“输液男孩”廖波:希望世界上不再发生地震,不再有灾难! 幸存者档案废墟中,一名幸存男孩被压在水泥预制板下,旁边一名学生手举输液瓶……这是新华社记者5月13日早上在北川县拍摄的一幅照片。废墟中的男孩子名叫廖波,是北川中学高一(2)班学生。
生活现状5月13日,廖波被救援队员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抢救出来。3天后,他被转移到重庆市万盛区南桐矿业公司总医院接受治疗。转到重庆前,他已经做过截肢手术,失去了左小腿。
5月12日的经历,留给这个17岁的孩子太多悲惨的记忆:
“当时我们正在上政治课,突然间教学楼剧烈摇晃,持续了几秒钟就"轰"的一声坍塌了,全班同学一片惊叫。过了不知多久,我在剧痛中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被埋在废墟里,满嘴灰渣。我的头部和左手被倒塌的建筑物压住,脚被预制板压着。幸好垮下来的天花板之间有一条缝隙,我腾出右手刨掉头上的泥土,大声呼救。我听到有同学在呻吟,有的在呼救。几个小时后,这些声音渐渐消失了。”
“我不断提醒自已要挺住。漫长的黑夜后,13日凌晨,前来救援的解放军叔叔终于发现了我们。由于我脚上压了许多沉重的水泥板,救援工作十分艰难。解放军叔叔轮流钻到我身边,小心翼翼地把旁边的砖块搬开,并一直鼓励我,要我坚强。医生赶来为我挂上了吊瓶,几个同学和老师轮换用手举着吊瓶,为我输液。上午10时左右,解放军叔叔终于把我从废墟中救了出来,并迅速送到绵阳的医院。”
廖波的父母在深圳打工。地震发生后,他们立即动身往家乡赶。5月14日,父亲接到儿子用护士手机打来的电话,得知儿子截肢,他陷入痛苦中。廖波却反过来安慰父亲:“不要难过,挺住。”
截肢后,廖波出现严重感染,医院不得不为廖波连续实施了两次残端清创手术。麻药药效过后,廖波疼痛难忍,但他咬着毛巾和筷子坚持,把一双筷子咬断了,却没呻吟一声。
“8天时间4次手术,廖波忍受了巨大伤痛。这样坚强的孩子,真是少见!”南桐矿业总医院主任医师刘怀清说。
廖波说,当时他身旁有一位同学叫刘佳龙。刘佳龙父亲早逝,家里只有母亲相依为命。刘佳龙拜托廖波,如果能够活着出去,一定要找到他的母亲,帮他照顾母亲。廖波说:“等出院后,我一定要找到他的母亲,替他尽一份孝道。”
5月24日晚,在病房里度过了他的17岁生日。对着温馨的烛光,廖波许了个愿:希望世界上不再发生地震,不再有灾难!
北川中学的9个孩子:回北川后开一次真正的同学会! 幸存者档案北川中学高一(8)班的袁媛、李浩、董霞、张德斌、周涛、唐富文、杨凇棱、张思琪、王虎等9个孩子,日前分别被转到了重庆的8所医院进行治疗。在废墟里,他们彼此鼓励着坚持活下去;如今,在医院里,他们又相互鼓励要早日治好伤回到已不存在的校园。
生活现状5月28日,北川中学高一(8)班的幸存同学通过网络开了一次特殊的“视频同学会”。这是他们被从废墟里救出后首次见面。副班长张思琪躺在病床上开始像往常在课堂上一样一一点名,沉默多日的孩子们又有了欢笑声。
在重庆市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袁媛穿着病号服端坐在放着手提电脑和摄像头的桌椅旁,认真地参加着“同学会”。她头上的纱布已经拆了,但曾经的一头秀发变成了“小平头”。
“你的伤好些了吗?”
“我很好,很快可以下地走路了!”
虽然8名同学中大部分至今还只能躺在床上开“同学会”,但他们却互相鼓励,言语间充满了信心与希望。现在连坐起来都不行的李浩说估计再有十来天就能走路了,腿受重伤的张思琪说自己能下地走路了,等再好一些就挨个去看同学们。
有同学要求袁媛笑一下,她一边捂住嘴忍住笑,一边说:“现在笑起来嘴巴是歪的,而且有点痛。”他们约定等伤好出院,回到北川后开一次真正的同学会,大家都冲着摄像头不停点着头说:“要得,要得!”
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我不能休息,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呢! 幸存者档案40多岁的都江堰市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个子不高,做事风风火火。5月12日,大地震发生之后,她强忍着80多岁老母亲和同事被埋的悲痛,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救援垮塌中学被埋学生身上,成了现场的“临时指挥长”。
生活现状6月5日,记者见到王婉民时,她刚刚输完液。由于连日操劳,休息不好,她虚脱了。“可是我不能休息,还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呢!”王婉民说。
这一天,王婉民早上七点起床,先输了一个多小时的液,然后带人到社区里喷药、消毒、撒石灰,清运垃圾,发放宣传资料。中午,简单吃口饭后,她又开始接收外面送来的三车救灾物资,有花生豆奶、八宝粥,还有给残疾人使用的轮椅、拐杖。
5月14日,在被埋学生抢救工作基本完成时,王婉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废墟里把社区党支部的牌子挖出来。当时社区只分到两顶帐篷,她都让给了受灾群众。社区党支部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木架房里,门口就是一根电线杆,党支部的牌子就竖在电线杆上。几天后,帐篷发下来,党支部的牌子又立在了帐篷门口。
爱莲社区共有2800多人,全部都是受灾户,分住在300多个帐篷里。现在,每顶帐篷的门口都贴着一张卡片,卡片上半部分是户主姓名、受灾人口、原居住地址,下半部分是向峨乡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和“包干”党员干部的手机号码。
“其他党员干部分别管十几户、几十户帐篷,而我全都要管。”王婉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当年我们国家那么困难,还建设了一个新唐山;现在国家强大了,未来的新向峨肯定建设得更美好。”
村民刘清双:哪里倒了就从哪里往起爬,羌族男人没有孬种! 幸存者档案大地震后,北川县旋平乡杨柳村二社村民刘清双被埋在了北川县的一个水库工地上。当他从昏迷中醒来时,已经失去了右腿。
生活现状躺在成都医院病床上的刘清双最牵肠挂肚的,是自己家里的三头猪、一头牛,十三只羊和二三百亩的核桃树。
“屋子里头好多事情啊。”这是刘清双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即使换药拆线疼得厉害,也不能阻止他时刻想起自己的家。
“能想就是幸福事喽!”这个43岁的羌族汉子说。就在6月6日中午,医院里的护士长才跑来通知他说,他的妻子张义果和儿子刘德华都找到了,正搭车往成都赶!
刘清双当时差点就要站起来了,把正在给他换药的小护士吓了一跳:小心点,你小心点,腿伤还没好呢!
刘清双说,不要紧,我的腿不要紧,我家里人都在,马上就来看我了!
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羌族汉子,一下子话如滔滔河水:老婆不能呆太久了,过两天就让她回去,牛羊可能没有了,猪可能还在,要喂;房子塌了,果树不会垮掉,要去照看,核桃树挂果不容易;儿子更不要呆下去了,都念初三了,下半年考高中,要让他念下去,念完了高中考大学……
他念叨起了自己的发展规划:灾后政府肯定要有扶持政策,再贷点款,养三四十只羊,有可能就把牛也养起来,一种树二放牧,不抽烟不喝酒,“日子嘛会好起来。”
“我什么都没了,可是我跟你说,三年,最多三年,我把家重新建起来。你来我家做客!”刘清双说,“哪里倒了就从哪里往起爬,羌族男人没有孬种!”
震后余生者:我们要靠自己的手重建家园! 幸存者档案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8人——相对于那些遇难同胞,所有的震后生存者都是幸运的。
生活现状端午节前一天,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烧腊店的绵竹市民陈远明推出了多年不用的小车,卖起了烧鸭、卤肉。他说,我第一天卖的钱,全部拿去买皮蛋,送给亲人解放军;第二天卖的钱,给受灾的小孩子买课本;第三天开始,我要再攒钱把自己的店重新盖起来!
在彭州,受灾的群众最急切需要的,不是方便面和矿泉水,而是速干水泥,每到一车,很快就会被一抢而空。当地受灾群众说,当下最急的,就是把灌溉渠道重新建起来,不误农活,今年恢复生产就有希望!
在绵竹市简陋的劳动力就业市场里,人们排着长龙领取登记表。截至6月7日,8万多受灾群众中,已经有14000多人登记找工作。当地劳动局局长说,我们这里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不愿蹲在帐篷里等饭吃,我们要靠自己的手重建家园!
在绵竹的临时安置点里,43岁的廖义堂搭起了新的帐篷。地震让他失去了家里的6个亲人,仅剩下自己和女儿两个人。可是日子还要过下去啊,拉着从废墟里抢救回的一台电视机和两把椅子,廖义堂找到了同样家破人亡的二弟,两家合为一家,开始新的生活。
“刚开始日子总要辛苦一点,可是,能活下来的人,要对得起死去的人。”廖义堂说。
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挡这样坚强的人民?!(参与记者陈芳、田雨、王攀、丛峰、徐旭忠、朱旭东、张琴)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