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石马坝社区的社会监督员核实救灾物资。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摄
“6月1日接到社会监督员工作证后,我随即就到灾情严重的几个地方调查,前两天刚写好第一阶段工作报告,归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来自民主党派的社会监督员王建对记者说。
记者今天从四川省纪委、监察厅了解到,全省308名抗震救灾工作社会监督员正在积极履行职责,已通过电话11个、书面材料16件直接向省纪委、监察厅报告情况。6月10日,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第二工作组邀请了部分社会监督员座谈,了解他们开展工作的情况,并给予好评。
四川省监察厅副厅长赵振铣说:“社会监督员以志愿者身份、个体独立工作为主的形式,深入到乡镇、村组,与受灾群众、基层干部接触,开展调查监督,反映社情民意,做了许多体制内监督做不到的事情。虽然不能了解308名监督员每个人具体的工作,但从目前来看,整体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好。”
所谓个体独立工作,就是社会监督员的工作时间自己掌握,工作地点自己选择。社会监督员可以就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因为是志愿者身份,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所以社会监督员的工作没有硬性考核指标。
“这与由部门组织"放下去"、找人来汇报完全不同,体现了社会监督、民主监督的特色。给社会监督员颁发工作证,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责任,证书并不代表权力,而是显示责任;同时,有了证书,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取得群众的信任,会减少阻力。”赵振铣说。
除了个体独立工作,有30名社会监督员为定向聘用,20名在省慈善总会,10名在省红十字会,同时开展监督工作。
社会监督员开展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后勤保障要靠自己解决,这也是由其志愿者身份决定的。
“下去调查,吃饭、住宿、交通都要自己想办法。经常是背着一大包干粮到受灾乡镇、物资发放点、集中安置点,工作结束,自己带的面包、火腿肠都送给了受灾群众。”王建说:“我已经连续9年担任四川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开展调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用拉家常的方式向受灾群众了解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印证等等。”
十几天来,社会监督员集中关注了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方面的问题,并对群众安置、灾后重建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
王建报告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集中安置点的管理服务、救灾物资接受和发放的统筹协调、基层干部中出现的问题、对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每个方面都列举了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并提出改进建议。
对社会监督员报告的问题,赵振铣说,省纪委、监察厅负责及时汇总,将其中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问题逐一分解,分别交办给省纪委、监察厅派驻重灾区市州和省级部门相关监督工作组,要求与当地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调查核实,限期反馈,办理情况回复社会监督员本人。(杨义、马国英)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