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汶川6月18日电 (记者海明威 周正平丛峰侯大伟)这次真的要说再见了!经历过三次大地震而从未离开过故土的两位老人,这次可能真的要离开家乡了。
余武秀,90岁,四川阿坝州汶川县龙溪乡龙溪村居民。
陈学初,84岁,汶川县龙溪乡龙溪村居民。两位老人都经历了1933年阿坝州茂县叠溪7.5级地震、1976年阿坝州松潘7.2级地震和本次汶川大地震三次地震。前两次大地震发生后,两位老人都在废墟上顽强地重建起了家园,现在已是子孙满堂。
为了防止严重的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汶川县政府下达了紧急避险转移的命令,龙溪乡的4800多名老乡整体撤离来到了汶川县绵虒镇板桥村紧急避险安置点。
“这次怕是没法回去了。”余武秀老人说。她说,房子没了,田毁了,更可怕的是,山体已经裂开了口子,半夜里经常听到轰隆隆的滚石声音。
上世纪30年代和1976年的两次大地震后,龙溪村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两位老人硬是靠毅力生存了下来,并且在原地重新建起了家园。现在,他们都已是儿孙、曾孙四代满堂。
不过,对于上世纪30年代地震后的艰辛生活,两位老人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哪个管你哦!我们家都是靠刨野菜吃才活下来。”余武秀说。
而陈学初的生存经历则更为曲折。上世纪30年代大地震后,陈学初和家人无家可归,自己搭设窝棚度日,最初也是挖野菜吃。几年后年仅十几岁的陈学初就和大人一起,去从事当地最“热门”的职业——背茶包子。
陈学初说,那个时候,他每次要背一包(70斤)的茶叶,从都江堰背到杂古脑,背运一次单程需要7天,每次换得的收入可以买10多斤玉米面,加上野菜,可供全家人吃10多天。
陈学初说,1933年那场地震发生时,村上没死几个人,但是地震后,饿死的人则“不计其数”。
“这一次地震后悬殊大了,现在党和政府尽全力帮我们。那时饿了当官的谁也不管。”陈学初说。
“我真是很对不起你们。”余武秀老人不停地对站在记者身旁的阿坝州驻龙溪乡负责转移群众的干部说。她说,转移时,他们把她从山上背了下来,她因此觉得抱歉。
由于地震造成山体松动,次生灾害严重,和余武秀、陈学初两位老人一样,阿坝州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马尔康等地有11万群众都在这两天实行了紧急避险转移。在安置点,吃喝都集中供应。
转移出来的许多年轻人告诉记者,如果不能回去了,他们要出去打工,决不让父母牵挂、党和政府操心。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