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涅槃 绵阳工业走向新布局
2008年至2010年恢复重建期间,绵阳工业力争实现“两个过千”目标
绵阳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其中工业经济受损严重,然而,倔强的绵阳人并未在灾难面前低头。迄今为止,全市已有七成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长虹PDP项目、攀长钢公司50万吨棒材等大项目,也给困境中的绵阳工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绵阳工业的明天会更美好!”昨日,绵阳市经委副主任刘伟信心十足地指出,绵阳的工业根基在地震中并未受损,随着全市工业布局的全新调整和发展,至2010年,力争实现“两个过千”的目标,即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000户。
目击:经开区83家企业完全复工
6月19日下午,占地44平方公里的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排排标准厂房整齐排列,一辆辆卡车进进出出。“辖区内83家,包括57户规模企业已全部复工。”经开区经发局局长郭维巍说,美丰、利尔、宏发等规模企业的部分受损厂房均修葺一新。虽然厂房门口还贴着醒目的地震应急疏散告示,但机器运转声已不绝于耳,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宏发继电器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工作人员忙碌地在工作台前检料、粘锡、分装……“我叫廖红梅,是中江职中派到公司实习的,每月有850元工资。”一个戴着白帽子的姑娘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说。地震发生后,他们回家躲了一段时间,6月14日回到公司上班。来自石塘镇的检验员杨春凤说,复工前公司专门组织员工进行了应急疏散演练和抗震知识培训。“现在我们上班非常安心。”
宏发继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汪可说,公司在地震中损失180多万元,厂房垮塌了800多平方米。5月中旬起公司陆续恢复生产,600多名员工已全部到岗。现在的产能只相当于震前的60%,但下个月起就恢复正常了,“尽快把损失夺回来!”
郭维巍表示,虽然地震造成经开区企业财产及停产损失共计13亿多元,但随着辖区企业全部复工生产,今年该区工业总产值力争完成50亿元。“受地震及堰塞湖影响,绵阳市工业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万幸的是,尚未动摇到整个工业的根基!”绵阳市经委副主任刘伟说,从统计情况来看,电子信息企业只有部分受损,灾情较为严重的化工、建材等产业,主要集中在江油、平武、北川等市县。
展望:灾后重建将带来新机遇
刘伟说,从6月11日解除堰塞湖橙色警报至今,一周内全市591户规模企业恢复生产,占整个规模企业的70%。“估计6月底复工率还将提高5%—10%,但有部分企业恢复重建将达到1年以上。”“我们正在做相关规划,力求对旧工业体系科学规划、重新布局。”刘伟透露,灾后重建中,国家给绵阳特批了9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拟规划几个大的产业集聚化工业园区,如长虹配套工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冶金机械工业园、山区特色产业园等,“能集中的集中;能技改都通过技改提档升级;不能技改的,直接引进先进生产线。”
此外,大项目陆续投产也大大拉动了绵阳工业发展。5月22日,长虹PDP项目已全面恢复建设,首批PDP屏产品将在奥运前下线,预计10月份量产。同时,攀长钢公司50万吨棒材、1万吨钛材,以及长虹120万台冰箱、280万台空调压缩机等项目也陆续推进。刘伟指出,绵阳工业灾后发展条件依然良好,并未因地震发生根本变化。而且灾后重建也带来了新机遇,给绵阳工业带来了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机会,也为新型市场和需求创造了机会。
刘伟信心十足地说,该市新的工业规划目标期为2008—2015年间,2008—2010年为恢复重建期,力争震后三个月内75%的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并达到灾前能力和水平,实现全市工业经济“两个过千”的阶段目标。
记者罗暄见习记者梁波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