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6月20日电(赵建泓、樊永强)汶川地震发生后,兰州军区联勤某分部官兵临危受命,紧急出动车辆向甘肃陇南灾区抢运救灾物资,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一条摧不垮、震不塌的生命通道,并确保救灾物资安全运抵无一受损。
不到1小时:抢运车队准备就绪 5月13日14点,联勤某分部接到向陇南灾区紧急抢运3210顶帐篷、2万多件衣物的命令。
应急预案立即启动。5分钟的碰头会制订出详尽的方案:出动64台车辆,每台车配备两名具有2年以上驾驶同类车型经验的驾驶员,副部长周清鱼带队。
“车队快一秒钟到达灾区,群众就多一分生的希望!”领导干部率先进入“阵地”——部长、政委坐镇应急指挥组,担任值守、指挥与协调;参谋长邹克俭紧急制订物资抢运计划,沉着处理突发情况……
地震发生时,有18台车正在外地执行物资调运任务,部分官兵正在探亲休假或出差,驾驶员数量不够。部长赵全海当即表态:常委和机关的驾驶员全部都去!
不到1小时,个人和车辆准备就绪;
不到2小时,抢运车队赶到70公里外的货场;
5个小时后,3000多顶帐篷、600包衣物装车完毕。
副部长周清鱼扛起背囊,坐进“头车”,带队上了高速公路。渐浓的夜色里,车辆在行进间编队后向灾区急驰而去……
700公里险路:昼夜兼程当天抵达 5月19日3时,分部接到命令:立即赶赴兰州中川机场转运救灾物资。
此时,大雨已下了整整一夜。
由15台车组成的车队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赶到中川机场,300顶帐篷、4450套(件)衣物很快装载完毕。借助汽车的灯光,车队冒雨奔赴灾区。
天黑路滑。为防止驾驶员打瞌睡,汽车营营长樊永红通过车载电台不断“行进中点名”:“8号车驾驶员,请打开应急灯”“12号驾驶员,请按气喇叭”……
这位嗓子嘶哑、双眼布满血丝的营长,在过去奔波的一周里,全部睡眠时间加起来还不足20个小时。
一路上,官兵们饿了就啃冷馒头,渴了就喝矿泉水,困了就在太阳穴和眼睛周围涂抹清凉油,实在不行就掐大腿……
由于连日暴雨和余震不断,大量的泥石流和塌方致使原本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窄小、难行。行至距陇南市武都区约35公里的盘山路时,一段被泥石流冲坏、长达数百米的道路拦住去路。
周清鱼第一个拿起铁锹跳下了车。
边抢修,边前进。头顶飞石不断,砸在车顶篷上“咚咚”作响。2个多小时后,车队才全部通过。
20时15分,经过14个小时、700公里的艰苦跋涉,物资终于安全运抵目的地。
灾区群众说,官兵们用血汗打造出了一条“震不垮的生命线”。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