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畑颐 解菁
中医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品质的选择。特别是一度要被外国人抢走去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中医在现代社会的真正价值就越发不再仅仅是治病救人这么单纯了,文化、非物质、遗产这样的标签或许更加适合中医。中国古代医学的价值,也许超脱出现在这种由“国家医疗体系,江湖郎中,保健品”等组成的商业化价值链,进入一种公益、非商业甚至慈善的价值体系中更能发挥它的价值和保持它纯净的血统。
随着《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等养生类图书的热销,以及各类养生大讲堂的红火,中医这一特质再度被强化。日前记者采访了《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他对中医的认知,以及他的人生态度更证明了中医其实是一门人文科学,体现的是一种精神。
身心同治,防患未然
严格地说,中医所讲求的是养生观念,即一种整体均衡的生活方式。数千年来,中医一直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实践基础;通过其独特的疗法,调和脏腑系统,维持体内环境平衡,从而达到身心愉悦的状态,健康快乐地生活。
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于大约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是中医诞生的标志。
中里巴人认为,《黄帝内经》最精辟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身心同治,防患于未然。而且是让我们从精神层面上养生,精神愉悦了,身体才能健康,活着才会感到幸福。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中里巴人说,他的人生目的也正是“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恬是安静平和,愉是愉悦喜乐,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愉悦;自得其乐,以自得为最大的成功。有这样的心态自然会很少有病的产生。
中里巴人说,在中医里,疾和病是两个概念,疾是外来的侵害,比如流感之类的传染病,或者饮食不洁等外来因素。而病是心理上的原因造成的生理上的不适症状,心理是病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百病由心生,而生理上的症状是外延的一个展现。所以疾、病不能混为一谈,把由心而生的病当成是外来侵害造成的疾去治疗,那就永远也治不好。即使一时症状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心结没有解开,病根没去,病症还留在身上,只不过可能会改变方式体现出来。
生活中我们听到过太多这样的说法:“战胜疾病”、“与疾病作斗争”……如果人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中里巴人说:其实,疾病本身不是一个需要战胜的东西,打个比方,我们说战胜疾病,就等于说我的脸不舒服,于是“啪”打自己一个嘴巴,这是在用我们的右手打我们的左脸,这样对付疾病会越来越重,因为我们在跟自己较劲。疾病不是用体力战胜的,不是刚强可以抵挡的,它是一个绳扣,要我们去解开,它是坚冰要我们去融化。不能像打仗一样去斗争,那只能是自己打自己。
中医强调的是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关爱身体,关爱心灵,一切就会变得和谐。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只要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就达到了目的,着力点在身心的平和与平衡,一旦达到了这个目的,很多症状就会自然消失。这个理念核心就是让人们关注健康,而不是关注疾病。中里巴人比喻:就像我们打游戏一样,打游戏的目的是闯关,但过程中总会有很多障碍,时常会有些“小兵”出来阻拦你,你停下来一味地恋战,就会永远也打不完,打死一批又来一批。这就是身体的症状,今天头疼就治头疼,吃了药不疼了,明天又胃疼,又要去治胃,这一辈子你就跟这些症状干吧,永远也好不了。如果我们的目的是闯关,“小兵”来了应付一下,一旦闯关成功,这些“小兵”就会自然消失,根本不需要我们去打。身体也是一样,当我们有了健康的心态时,很多由心而生的“病”就会自然消失,所以我们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关注健康、关注精神愉悦上,而不是总想着一定要把某一项指标降下来,一定要把某一处的疼痛消除掉,那是在修残补漏,拆东补西,一辈子在这种状态中就谈不上健康快乐地生活。
中医相信真正患病时,疾病已对身体构成伤害,所以中医强调在身体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发生,而不是等健康出现了问题再去解决。也就是在自己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内,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自强自立,在有体力的时候为自己创造健康。
博大精深,平易近人
一般人对中医的印象只限于开药方、针灸、搭脉等等,其实这些范畴仅仅描述了中医的表面,或者说只是一部分。中里巴人说: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本来就百药齐全,12条经络,361个穴位就是我们随身的药囊。每个人只要改变原有的挂念,再懂些简易的医学知识,就可以轻装上阵,不再为身体烦忧。这才是中医独有的。可是我们在宣传中医的时候,总是以中药为先。其实经络和穴位才是最迅捷、最有效的。比如我们在给外国人讲中医的时候,他们听不懂汉语,但是没关系,穴位是相通的语言,全世界的人穴位都一样。有一个老外指着自己的胃,表示那里不舒服,我也不懂外语,但我知道他一定是胃溃疡,我就给他揉足三里,一分钟后,老外立即竖起大拇指,他看到效果了,自然就信了。如果你说等着我给你熬汤药去,就算他能接受,喝下去也不可能立即见效,让人相信自然也要有一个过程。
中里巴人认为,中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专家教授掌握的层次,一个是普通百姓掌握的层次。这也就是《黄帝内经》中说的“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就是说可以从这里入门,但要达到最高境界却并不容易,即“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粗浅的掌握很容易,今天你头疼,有人告诉你按哪个穴位,你立即就可以掌握并且可以使用,但是要掌握得很精到却很难。所以中医是可长可短,可大可小的。这也正是中医的文化内涵所在——既贴近百姓、平易近人,又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经络穴位是每个人身体上都有的东西,只是我们用最朴素通俗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如何去发现和运用它。人身体上的经络和穴位是直接通到脏腑的,内连脏腑,外通四肢百骸,脏腑就像一个风筝,拉外边的经络就可以对脏腑进行调节,比如肝脏不舒服,需要修复,那我们就按摩和肝脏有关的穴位,这样就会像一只无形的触手,对肝脏进行修复。中里巴人说:如果我们的中医都能把那些艰深的理论说得如此通俗,就不愁中医得不到普及。
这大概就是《求医不如求己》热销的原因。中里巴人说,这本书源于他的博客。开始他只是觉得好玩,大家都在写博客,他也写,于是把自己的日常养生心得写下来,因为刚学打字很慢,所以每篇也只写几十字,一二百字,没想到就这也有人点击、留言,觉得很有意思,就越发想写。看的人越来越多,总想别辜负了大家的好意,也就写下来了。后来有人开始在博客里提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收笔,于是就越写越多了。写到三四十篇的时候,有出版社来找他出书,他还没认为这些随便写写的东西可以出书。等到专家看了后认为符合中医理念又贴近百姓时,才有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求医不如求己》。
以恬愉为务,
以自得为功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是中医的理念,也是中里巴人的人生追求。他说,我的观点是有病上医院,未病自己防,防治和医治是两回事儿,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健康快乐地生活。而医生治疗的是症状,但是医生能帮你治病,却不能给你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说“求医不如求自己”。我们要想没有恐惧,想少点忧虑,想精神上快乐,就要靠自己,我们要倾听自己的声音,发现自己的潜能,其实在他的书里要传导给大家的也是这样一个理念——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不断增强信心,不是战胜疾病的信心,而是快乐生活的信心,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快乐健康的生活。
说到追求,中里巴人说:“每天健康一点点,这是我说给大家的,也是对自己的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比前一天进步一点,这就是我人生的目的。今天有什么不满意的,明天就不要再留遗憾,尽量做得让自己满意。但是我也不苛责自己,其实不满意也是自然的一个过程。”
虽然生长在中医世家,但是他的父亲从来对他都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尽量去满足他,比如他一度喜欢画画,父亲就替他买了全套的《芥子园画传》;喜欢看古书,父亲就把《辞源》《辞海》放在他眼前,但是从来不要求他一定要“成为”什么。虽然父亲是八卦掌的第四代传人,但并不要求他一定要学,想学了父亲就教他,不想学时也不要求。
如今中里巴人对自己14岁的儿子也是这样,按照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培养儿子,儿子喜欢历史,那就去喜欢好了,儿子对中医不感兴趣,那也没关系。对儿子的学习,他也有他的一套理念,比如他太太会说:儿子,你要是每门功课都考到95分以上,我有奖励。而他会说:儿子,你要是考砸了来找我,我有奖励。在他看来谁也不愿意让自己考砸,考砸了必有考砸了的原因,对于家长来说,在这个时候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宽容。让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宽容,什么叫感恩。如果我们只是用言语告诉他一定要感恩,一定要宽容,但是我们对孩子却总是苛责,那他又能从哪里得来感恩和宽容呢。其实孩子自己有思考能力,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他需要的是体谅。当他一次没考好时,并不需要你说“你怎么考了个不及格”,他看得见那个分数,他正为这事愁苦呢,你提他一句,他反而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一次没考好也好,不好才能再进一步好,看了不好才能知道好。
说到底,中医是一种文化,对中医的兴趣是对一种文化的兴趣。其实,不论是中医、西医,最终人们追求的都是健康快乐地生活。之所以说中医是一种文化,是因为,中医告诉我们如何懂得顺随自然地生活,因为顺应自然,就轻松而省力,逆着自然就费力而无功,这种最古老的理念其实也是最时尚的自然法则。就像荀子所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中医在它的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死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在这个理念中,天人是合一的,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和人体内的气血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和谐。保持了这种和谐,就可以健康快乐。
中里巴人,原名郑幅中,出生于北京,所著《求医不如求己》系列书籍连续多周位居当当网图书销售排行榜第一名。
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童年时,他坐在自家门前胡同口的台阶上捧着祖父的药方秘籍,照着草药图,探究上面所写内容;每到父亲早起练习八卦掌时,他也会早早起来,跟在父亲身后,一招一式地练习拳法,正是对八卦掌的练习,才让他了解了身体经络的位置。后又师从太极名家李宝良先生学习太极。
但祖父的秘籍和父亲只能算是他的启蒙老师,真正教会他实践的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就是其中的一本,他的那些简单实用的小方法几乎都源于此,所以他说他只是一个转述者。比如“坠足法”就是源于《黄帝内经》中的一句话“缓带披发,大丈重履而步”(意为:宽松腰带,披头散发,穿着沉重的鞋子大步伐地走路),只是他把这句话通俗化并进行了改良。
中里巴人以其鲜明的“治病不如防病、关注疾病不如关注健康”观点,结合亲身感悟,写成了《求医不如求己》,告诉大家在疾病未发之时如何预防,在所谓亚健康的状态下如何调理。
“中里巴人”其名,源于春秋战国时的两首古曲《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太雅,一般人不懂,下里巴人又太俗,一般人不接受,于是取了中里巴人。中里巴人一名,寄寓将中医传承于千家万户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