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省检察机关大力补充新鲜血液,共招录400名优秀的法律专业大学生充实到基层检察院,平均每个院新增4名。”
说这话的是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罗晓泉。
几年前,这位江西省主管检察队伍的负责人还在为基层检察官短缺问题而忧心,现如今,这一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
记者今天从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检察机关第五次政治工作会议上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高度重视基层检察官短缺现象,通过积极争取专项编制、招录法律专业大学生、做好司法考试辅导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检察人才队伍。
目前,全国检察机关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由2003年的39.2%上升到2007年的70.3%,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973人,比2003年增加1582人;司法考试通过率由2003年的13.8%上升到2007年的37.3%。
敞开大门补充新鲜血液充实基层 “江西是一个地处中部的欠发达省份,检察机关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罗晓泉介绍说,2005年我们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全省108个基层检察院,有82个基层院不同程度存在编制紧缺的问题,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
地处西部的内蒙古检察官短缺问题同样令人堪忧。2005年以前,全区126个检察院有28个基层检察院出现“一人科室”现象。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政治部主任张敏解释说,“一人科室”是指基层检察院的有关业务部门只有1人具有检察官资格。而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检察官办理相关案件必须2人以上。
从2005年开始,江西省检察机关开始大规模招录法律专业人才,一方面通过组织参加全省公务员考试,为基层院招录300多人;另一方面,针对基层院检察官短缺的实际,利用基层院现有空编和中编办补充的新编制,于2006年、2007年分两批单独组织招考,招录了400名全日制法律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充实到基层院工作。
“考录补员是缓解检察官短缺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张敏告诉记者,三年来,全区三级检察机关共补录人员372名,平均每个院3名。
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五次政治工作会议所作的报告中透露,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共招录11512名高校毕业生、1339名选调生充实到基层,为西部基层检察院选派志愿者944人,基层编制紧张、人才短缺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呕心沥血“中国第一考”助一臂之力 “年平均通过率仅有3.5%!”张敏伸出指头比划着说,我们全区检察机关从2002年至2004年,三年期间司法考试只通过了29人,有的基层院更是连续多年被剃了“秃子”。
张敏坦言道,“刚开始,我们对司法考试通过与否的后果与影响认识的并不深刻。后来,我们发现,如果任凭这种现状发展下去,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再过十年,我们检察工作不就抓瞎了吗?我们决定,一方面考录补录,吸收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内部挖潜,提高现有人员司法考试通过率。”
据介绍,内蒙古检察院助力司法考试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情:每年从机关培训经费中挤出30万元,用于聘请老师,举办脱产司法考试培训班。对通过司法考试人员给予记功并奖励5000元。
2007年全区共有172人通过司法考试,人数比前五年的总数还多32人,通过率达到35.6%,其中培训班学员的通过率达到48.8%。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张常韧在部署下半年的检察政治工作时指出,要把司法考试辅导培训作为下半年教育培训的一项重点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使今年的通过率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筑好金巢用心拴住年轻的法律人才 “前些年,我们司法考试通过率很低,有的基层检察院好几年才通过了一人,最后还去了南方做律师。”张敏感慨地说。
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了罗晓泉的面前:如何留住年轻法律人才的心,避免检察官短缺问题的加剧?
罗晓泉认为,我们必须“筑好金巢”,靠优惠的政策留人,用心拴住年轻的法律人才。
对招录到基层工作的优秀法律人才,实行特殊优惠政策,三年内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发放偿还助学贷款补助,每人共补助21600元。
与此同时,被录用的人员中,具备法律研究生学历,一年试用期满后,经考察表现优秀的,可以推荐为基层院副检察长人选。
尽管检察官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仍未根本解决。
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张耕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五次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彻底解决检察官“断层”问题指明了方向:着力从根本上研究解决基层检察院编制不足、人才短缺、激励机制滞后等问题。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大人才招录力度,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基层检察院空编问题,基本解决基层检察院没有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问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采取调剂办案人员、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分步招录急需紧缺人才等办法,进一步解决西部和贫困地区基层检察官短缺问题。
本报北京6月22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