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一假两个版本,每本长达三百多页的杂志,从杂志名称、封面、封底直至扉页,丝毫看不出破绽 |
一份报送名单惊醒众教师 |
海南众中小学老师为评职称 交钱发表论文被骗
核心提示
“钱都交了,票据也开了,论文也刊发了,怎么会没有列入名单呢?”连日来,一份杀伤力巨大的“名单”在我省中小学校内顿时炸开了锅。
近日,海南教育期刊社向我省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报送了一份2008年通过旗下杂志《新教育》发表具备评教师职称论文的教师的名单,这份名单同时揭露了一起惊人诈骗内幕: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为了评职称,向《新教育》期刊编辑部主任董某交了钱欲发表论文,没想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论文却被发表在一本“克隆”的2008年第二期《新教育》杂志上,论文被认定发表无效。
一时间“论文发表造假”事件在我省教育系统传得沸沸扬扬。记者调查证实,该社编辑部主任董某涉案已于6月17日被海口警方带走调查。
“我以为交了900元,拿到期刊社的票据,论文也发表了,评职称的事也就没问题了,没想到,‘名单’里却没有我的名字,也就是说我的职称明年都评不了,这下我也不知怎么办才好。”海口市琼山区第二中学李老师回忆起自己的被骗经过,感到很吃惊,也很难相信印着白纸黑字的期刊竟然是克隆版的。
李老师所说的这份“名单”就是海南教育期刊社向我省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的“澄清”名单。他无奈地告诉记者,教育部门规定评职称要有论文在《新教育》上发表,自己评职称前未发表过论文。去年年底的一天,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名从事《新教育》期刊论文委托代理的中间人。该中间人称,他认识该期刊编辑部主任董某,只要通过董某发表论文就不成问题。为此,他将自己的论文与900元交给了中间人,但他拿到盖有《新教育》期刊社的收款票据时,票上的款数仅标明600元。
2008年第2期《新教育》上,他的论文被发表出来。“当时看到论文出来后,很是高兴。”李老师说,可是没等他高兴几天,也在该杂志今年第2期上发表论文的同事告诉他,教科局转下来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随后,他找到这份“名单”进行核对,证实的确没有他的名字。明明在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为何通知上没有名字,会不会搞错了?为此,他打电话向中间人追问时,中间人支支吾吾半天才说是期刊社编辑部主任董某“搞的鬼”。
很快,这起“论文发表造假”事件震动了全省教育系统。
知情人揭秘论文造假过程
白纸黑字怎能说假就假呢?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据曾与该期刊社编辑部接触、并从事过论文委托代理业务的知情者透露,其实,上当受骗的老师之所以花了钱也发表了论文,但终究宣告无效,这一过程是太过于相信“编辑部主任”这张牌了。
知情人称,教师评职称要有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过,《新教育》是教育系统内具备这一资格的刊物之一,通过它刊发的论文,是教师评职称的依据。为此,全省各中小学及幼儿园从教者,均争先恐后地想在上面发表论文。因此,通过这个平台带出一个产业:代理。
“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编辑们都在从事这项业务。”知情人说,因为发表一篇论文从中间人这环节开始要收费八九百元不等,其中负责代理的中间人少则每篇拿走一二百元,多则甚至三百元。但是交了钱后关键的是要确保论文能刊发出来,为此,发表论文的教师要找人。一旦教师得知是编辑部主任约的稿也就很“放心”了。
然而,教师们通过有些中间人或董某交上去的钱并没有直接入到该期刊社的账面上,而是由编辑部主任另外通过其它途径出版、发行“克隆”同期杂志,并将杂志寄给论文作者,故同期正规的《新教育》并没有未入账作者的论文。
教师是无辜的。知情人说,要发表论文的教师将论文送给主任或代理人之后,拿到手的票据也是正规的,发表出来的论文的杂志也是同名杂志,教师们哪能分辨出真伪?若不是那份“澄清”名单,被骗的教师们还真以为是“过关”了呢!
正规杂志被克隆造假骗钱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新教育》(2008年第2期)一真一假两个版本,每本长达三百多页的杂志,从杂志名称、封面、封底直至扉页,丝毫看不出破绽。记者与受骗的教师一样,无法辨别哪一本是真,哪一本是假。
在知情人的指点及比对下,记者赫然发现:翻开两本杂志后,真《新教育》的“教育视点”与假《新教育》的“教育视点”,两篇文章从标题到作者、文章内容等完全不一样;两本同期《新教育》的“目录”上列举的论文名称及作者判若两样,大相径庭。正版《新教育》上发表的论文一共是376篇,假的同期《新教育》上发表的论文是341篇。
“眼前的这本假的《新教育》仅是一个造假版本。”据知情人介绍,经过收集比对,他们发现在2008年第2期正版《新教育》,一共被克隆出6个版本,每一个版本收录的论文、篇数也不尽相同。
知情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如果按同期六个假版本每本以发表300篇论文计,每篇论文的作者交600元,涉及的教师将近2000人,涉及金额高达百万元。
那么,为何单单是这一期杂志被“克隆”?知情人说,因为2008年该杂志第1、3、4、5、6期杂志较薄,要克隆带来的“利润”也较薄,所以第2期就成了克隆的目标。知情人说,第2期《新教育》发表论文的作者来自全省各中小学幼儿园等,涉及面较大,这样的克隆版本在寄给作者本人之后,作者本人若不看“名单”进行比对还真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警方介入杂志遭克隆案件
那么,同一期《新教育》杂志出现多个不同版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外界传言的该期刊社编辑部主任董某被警方带走调查是否属实?6月19日,记者就此问题向海南教育期刊社负责人郭先生核实有关情况时,他向记者证实了期刊社编辑部主任董某已于今年6月17日被海口警方带走。目前,关于“董案”警方已立案调查,具体情况尚不清楚。郭的说法得到该社人员的证实。
郭先生说,在该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篇收费一般是四五百元,从今年9月份起每篇收费600元。为确保质量,期刊社最近连续发出启事,声明从今以后,不委托社外人员组稿,作者可以与该社各市县(区)记者联系。
至于同一期《新教育》杂志是否被“克隆”及董某收取教师论文的钱入不入期刊社财务等情况,郭先生告诉记者,董某的确涉嫌克隆出版、发行同一期《新教育》杂志。收取的钱入不入社里的账上“不好说”,这有待警方最后的“认定”。他说,最初发现杂志被“克隆”一事是下面市县记者首先发现假《新教育》。经核实后发现,假《新教育》刊登的论文与正刊的内容不一样,移花接木,并不是期刊社正规出版的内容。至于这些假刊到底出了几本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事发后,期刊社已向各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社里正规出版的论文名单,名单不在里面的教师发表的论文将不被认可。据悉,许多被骗的教师已经准备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郭某表示,期刊社涉案的人仅董某一人,但还牵扯到外面几个人。目前,海口警方正在全力调查此案。
本报记者 苏桂除/文 实习记者 张俊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