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1856-1928)原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今槟城)一个华侨世家,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和先行者。辜鸿铭原籍惠安县螺阳镇上坂村辜厝,先祖于清康熙年间移居台湾鹿港,后又移居马来西亚。
2004年2月10日,辜鸿铭在台湾的堂侄——原海基会会长辜振甫的太太严倬云女士回闽寻根时,为惠安螺阳辜氏宗祠题字:脉承惠安。
辜鸿铭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十三岁时,到欧求学十一年获文、哲、理、工、神等13个博士,精通英、德、法、俄、意大利、日、马来、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24岁学成返槟,26岁又转香港,开始自学中文,钻研儒学经典。28岁回到祖辈世居的中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并入粤督、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多次参加外事谈判。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府,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穷五经之奥,兼涉群籍”。l910年,钦赐文科进士。1913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辛亥革命后,被蔡元培校长聘为北大教授,主讲英国古典文学史。l924年、1925年两度应邀赴日本讲学。曾被日本大东文化学院聘为临时教授,讲授文化比较和语言学,大东文化协会聘请他为比较研究部部员。期间,曾赴台湾讲学。
作为国学大师、东方文化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奇人、怪杰、狂儒、醇儒的辜鸿铭,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用西方人的语言,倡扬古老的东方精神,凭着非凡的语言奇才,第一个创造性地用英文、德文向西方释介了“四书”中的三部,即《论语》、《中庸》和《大学》。1901年至1905年,他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他的英文、德文著作有《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尊王篇》、中文著作有《读易草堂文体》、《弘文襄幕府驱南》等。他还是近代中国向国内泽介西方诗歌的先驱,主要有《痴汉骑马歌》、《古舟事咏》等。他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他的思想和文笔,在极短的时问内轰动了整个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成为当时访问中国的外国作家、政治家、记者的口头禅。慕名登门拜访的有英国作家毛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印度诗人泰戈尔、日本首相、俄国皇储等。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孙中山称其为“中国第一”。他的著作,多见于英、美各国图书馆。德国人对他尤为青睐,认为象征东方文化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印度泰戈尔,一个便是中国的辜鸿铭。他在国外已化为一符号,所象征的正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他是近代中国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在西方文化思想界唯一发生过相当影响的学人,被西方人尊之为东方文化的“圣哲”。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探寻闽台同根同源的历史渊源,近年来,惠安县重修辜氏祠堂,专门设立国学大师辜鸿铭纪念室,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电视剧部联合拍摄电视连续剧《辜鸿铭》,以纪念这位著名国学大师、沟通中西文化杰出代表的“咱厝人”。今年3月24日,《辜鸿铭》电视连续剧创作中心挂牌仪式和相关座谈会在辜鸿铭祖籍地惠安县螺阳镇举行。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电视剧部,省、市、县宣传部门的有关人员,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揭牌仪式和座谈会,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该剧创作的重大意义,将还历史一个真实的辜鸿铭,共谱中西文化交流的主旋律。(庄培阳)
(惠安县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