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地震灾难,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1000余万群众需要转移安置。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海内外全力支援,一个个由帐篷、活动板房构成的居民安置点迅速落成。在这里,灾区群众开始了新的生活。
有房住,有衣穿,还不是生活的全部。
每一个安置点的群众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他们从各地聚在一起,满怀悲痛,艰难适应陌生的环境。他们可能素不相识,如今却要朝夕相处。显然,每一个安置点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需要组织,需要服务,需要彼此间的包容与谅解。这是一项更长期的工作。
让我们欣喜的是,党支部、管委会等组织已经开始在安置点发挥协调作用,一些便民服务举措陆续开展,各种生活娱乐设施逐渐完善,干部群众团结互助,一致为建设和谐的安置社区付出努力。
《半月谈》记者深入安置点,深入帐篷,把灾区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呈献给广大读者。
安置点里的“组织生活”
在四川地震灾区,6000多个安置点已普遍设立临时党支部、管理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并发动一大批志愿者和同样受灾的老党员、老社区工作者参与管理。这些基层组织的存在,让广大灾区处于“忙而不乱”的状态,发挥出团结人心、服务群众的巨大作用。
健全基层机构 不留组织盲点
5月26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和四川省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在受灾者集中安置点建立临时社区管委会和临时党组织的通知》,并要求临时党组织和临时社区管委会要有明确服务标志,临时党组织要悬挂党旗,党员要佩戴党徽或简易党员袖标。随后,成都等市、州也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深入灾后重建第一线,并配齐配强灾区基层组织班子。
在都江堰市,城区2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已经陆续入住14个安置点。每个安置点不仅有临时党组织和临时管委会,还建立了“六室三站二堂一店”,即:临时党组织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群团组织办公室、咨询接待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劳动保障站、医疗计生防疫站、小区广播站;小区食堂、小区课堂;惠民便民店。
“政府对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的管理,遵循"属地化"原则。”都江堰市民政局局长赵登强说。所谓“属地化”,就是指不论受灾群众来自何方,只要他们在某个地方安置,这个地方的党政官员就要承担起服务职责。担任“幸福家园”管委会主任的郑孟英,就是安置点所在地灌口镇的党委副书记。她说:“有了"六室三站二堂一店"这些机构,一个健全的、有机的社区基本就成型了。我的工作只有一条准则,就是服务好安置点上的群众,保障好他们的吃饭、健康、就业、安全。”
特殊社区的“非常服务”
帐篷边开起招聘会 22岁的谭康翔没有想到,在6月6日都江堰翔凤桥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的现场招聘会上,自己找到了工作。小谭大专学历,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选择的岗位是可口可乐的业务代表。总呆着让人家救助不是办法,我还年轻,想利用这个机会出去闯闯,好给社会、家里减轻些负担。”谭康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次招聘会上,与谭康翔一起找到工作的有50多人,其中两人当场签订了劳动合同,并于会后马上离开安置点,随同招聘人员一同到企业上班。
组织这次招聘会的是成都市新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地震过后不到3周,劳动保障局就在翔凤桥社区安置点建立了就业援助点。工作人员以帐篷为单位,对安置点1300多人的就业需求情况展开调查。根据受灾群众的就业取向,劳动保障局从全区企业、职业介绍机构精心挑选了1500多个岗位,带到了招聘会上。
据初步统计,四川灾区因地震停工半停工的企业8400余户,34万个体工商户因灾停业,共涉及就业人员76万人,四川的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把受灾群众安置进帐篷是一场短期攻坚战斗,让受灾群众走出帐篷走向工作岗位则是一场长期关键的战役。
废墟上绽放“和谐之花”
同住一间房,同吃一锅饭 在小鱼洞镇大楠村安置点,记者走进一个大帐篷,里面正在做饭,刀在砧板上剁得飞快,锅里的肉煮得香气四溢。村民李朝蓉、王显琼正在锅灶边忙乎。
“煮这么多的饭菜?”记者看着堆得高高的排骨、蔬菜,很惊讶。
李朝蓉告诉记者,除了给清墟运渣的志愿者做饭外,吃饭的还包括他们8家人。她掰着指头数道:她一家、王显琼一家、唐登琼一家等,8家加起来吃饭的有12人,以前更多,有27人,“现在很多人外出打工挣钱,生产自救去了”。
大楠村村支书席孔志说,这8家人地震后住在同一顶帐篷里,住了18天,前几天才分开。快言快语的李朝蓉插话说:“说是分开,其实是在大帐篷里用布帘子遮了一下,大家还是住一起嘛。”
平时做饭做菜,哪个有空哪个就做,从不计较谁多做少做,谁也不会偷懒耍滑。这个大家庭的“领头人”唐登琼说:“我们是一家人。”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