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长沙六月二十八日电 题:长沙大河西先导区试水体制创新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两型社会”(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实验区落子中部省份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后,如何实现体制创新、破冰改革令人期待。
为先行先试,省会长沙在湘江西岸划定一个圈:经由岳麓区、高新区直抵望城、宁乡腹地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探索“两型社会”改革路径的领头羊,名曰大河西先导区。
二十八日,长沙市政府正式对外公布,授予新成立的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管理委员会市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管委会将破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过程中的体制弊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制”。
今后,划定在先导区内的涉及土地征收、转用、供应及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全部归口到管委会下设的综合管理部、国土规划部、项目建设部、投融资部四个部门。以国土规划部为例,其职责覆盖了过去的国土、规划、建委、房产、林农、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是名副其实的大部。
“先导区要占据优势,首先必须有体制的优势。管委会将大胆创新体制,努力从制度的层面上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人员的自由裁量权,把该管的事情一管到底。”先导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文彬认为,这是一个力度很大的改革,先导区管委会享有如此高的经济权限甚至走到了上海浦东区的前面。
七月一日起,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将试行新的行政许可流程,承诺公开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依据、申报条件、办事程序、时限承诺、收费标准等,推进信息公开,实行阳光政务。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
赵文彬说,行政审批流程的改革,就是希望最大程度节约投资者时间。过去牵涉多个部门、需盖多个公章的事项以后可以在一个部门办结;过去牵涉多个部门、多项收费的事项以后实行一次性收费、一个部门收取;牵涉收费、需要中介服务的事项,今后一律不指定中介机构,实行自愿原则;民营、外资企业的建设项目不再强行要求招投标,可自主选择。
“市场经济下,公正竞争的环境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先导区着力打造一个公正、刚性的环境,增加透明度。”赵文彬强调。
学习香港地政署的经验,管委会将实行接卷人与审批人分开制,审批人不接触投资人,保证审批的公开、公平、公正。工资加奖励的考核制度也将首次引进到管委会工作人员中。每年,投资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将对管委会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严重不合格者将被解聘。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无现成模式可循。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从体制创新破冰,以二0二0年再造一个新长沙为目标,果敢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