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救援再延伸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一个人或者是正常人,或者是精神病人。
所有的人都想成为“正常人”,而不想别人认为他是“精神病”。
可是在现实世界时,这种“正常”和“不正常”的简单二分法是不存在的。
|
不少人生活在灰色的世界里。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人突然跳楼了,他死了之后,人们才知道,他原来是个抑郁症患者。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的加剧,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心理治疗。
而就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心理救援”一下子成了一个时髦的字眼。成千上万的“心理工作者”赶赴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而就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切实感觉到心理治疗的巨大需求缺口,也切实感觉到,国家在这方面的服务供给,仅仅是刚刚起步。
2002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实施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标准。
2007年,中国心理学会通过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标准及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这应该算是中国的心理治疗发展步入职业化的发端。
我国心理学的普及工作至今已有较大进步,公众的心理服务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调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但跟国外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
中国心理学会和各地自己的心理学会加起来,有名有姓的成员大概是2万人。这2万人中,真正能做心理危机干预的只是少数人。而一些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就直接奔赴一线的人士,他们的工作质量就很难有太好的保证。
如果让木匠来锯腿,相信谁都不敢接受,可是在地震灾区,许多志愿者从事“心理干预”的,恰恰就是类似“木匠锯腿”的事情。受过严格训练的心理学工作者依然不足,治疗方法尚不够成熟,特别是相当多获得心理咨询员、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人水平不高等问题,都制约着公众对行业的认同。
汶川大地震灾区群众对心理救援的巨大需求,对全国的心理干预与咨询业的发展,可说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是因为,心理治疗面对的是全国这个“大市场”,而不仅仅是地震灾区。地震灾区的群众都未能满足,如何满足全国的需求?
心理治疗服务,任重而道远。(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