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4日电(记者叶锋)作为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在上海的试点工作,4日,上海市社团局公布了为期一年的首次“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成果,全市有41家社会组织摘取了“三A”级以上的评估等级。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业协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杉达学院、普陀区长寿路街道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等7家社会组织获得了等级最高的“五A”级,其余25家、9家社会组织分别获得了“四A”和“三A”级。
它们已成为上海目前8622家社会组织中的佼佼者。
从2007年6月至今,参评的众多社会组织参照上海市社团管理部门制定的“详细得有些繁琐”的数百个指标进行逐项比对、改进。这些指标大到组织机构的设置、资产管理、档案管理、内部人员及社会的评价,小到有无打印机、差旅费的开支、印章的使用等。社会组织还必须接受由官员、学者等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严格评审。
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接受如此细致全面的“体检”还是第一次。要获得“五A”级,必须要在1000分总分中拿到950分以上。
获得“五A”级的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明德说,这次等级评估为行业协会自身“提供了一部好教材”。
在我国,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内的社会组织从无到有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以上海为例,上海市社团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社会组织的数量已是1999年的三倍多,全市的8600多家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其业务范围及提供的服务几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其中全市86家基金会仅2006年的捐赠收入就达7.69亿元。在“5·12”汶川地震后,上海各类社会组织自身捐赠款物有4034万元,发动会员捐赠9.44亿元,各类行业协会还通过技术、物资、咨询等方式不断支援地震灾区。
但在巨大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发展机遇面前,社会组织在自身能力和公信力方面的软肋也不断暴露出来。汶川地震后,上海市一基金会曾出资千万元面向社会组织进行灾后重建项目的招标。可一个月后,中标额度仅为百万元,原因在于:基金会并不认可这些前来申请的社会组织的能力和声望。
有过多年社会组织管理与服务经验的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社会政策和社会环境如今已有了相当大的完善,但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公信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她说,社会组织的核心能力应该是社会公信力。但是近年来,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治理不完善、组织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削弱了社会组织的公信力。
上海市社团局副局长姚凯介绍,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目前已有17个社会团体、4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及8家基金会列入了第二批试点单位。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