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应该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平台
潘黎冰在成都访谈间 |
主持人:你觉得这一次这么多的经历,可以说都是在很多人来说一生都不可能遇到的经历,对你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呢?
潘黎冰:这个问题再后来也有一些外地的媒体问我们,对普通的成都人有什么变化。第二批第三批来的记者,因为离灾难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与最初到现场的记者感受不一样的,他们来成都说好象还没有变。我告诉他们,表面的看起来没有什么改变,但绝大多数人有一些内在的改变,对我来说想通了一些东西,可能相比以前来说更珍惜现在。
主持人:你从事传媒工作这么多年了,像这一次整个地震报道,特别是外媒对中国的评价还是很高的,都没有想到有这么快速、及时、透明。你个人的体会是什么样的?
潘黎冰: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应该说是一种,让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进步,太好了,但好到什么程度我觉得应该由政府来说,我们作为媒体人来说是一个好事情。在什邡那边碰到了很多国外来的(媒体)人,比如说英国的天空新闻电视台的,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的,还有意大利和法国的一些平面媒体的或者电视广告媒体的都很多。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有一个女翻译,这个女孩我们交流了很多,他给我讲,因为他们最先是要报道奥运已经驻扎在北京了,知道地震就第一时间过来了,这一次过来没有什么人为的障碍和限制,他们只要在外交部备一个案。当然在采访现场你还是可以感受到一点点的区别,可能一些当地的受灾的群众可能对自己国家的媒体或者本土的媒体可能说话要放的开一些,自然一些,可能在面对外电的时候可能稍微谨慎一些,可能就是这一点小小的区别。这一次实际上政府对媒体的开放和透明,实际上对救灾也非常的重要。让全国的人在第一时间知道现场是什么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受灾情况怎么样,需要什么样的帮忙,才可以在全国各个城市提供募捐,该提供什么就提供什么救助,有一些自愿者也踊跃的来了,来帮助!我们做媒体的人,对各个媒体的,不管电视平面媒体的我都看了很多,只要有时间,这一段时间所有的杂志我基本说都要买,杂志报纸基本上铺天盖地很多报道,我感觉在第一个星期后媒体的报道还是有一些倾向性的变化,可能在第一时间的现场报道完了以后,会有一些反思,但是反思的东西可能很快就结束,结束了以后可能大家就转向歌颂啊、讴歌,这些正面积极的报道。实际上梳理起来该是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现场灾难情况的报道,第二个部分就有一部分反思的报道,但这个反思的过程非常的短,很快,可能就几天的时间就结束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对一些抗震救灾中的很感动人的人、事、物事件的报道,到第四个阶段就集中在灾后重建。中间可能也会穿插着一些这样的报道,比如说对地震知识的了解,还有保证这一次中国地震进行科学方面普及的东西非常的多。
主持人:从您个人而言,你觉得这种开放的报道,以后会有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潘黎冰:怎么说?我想起来我有一个朋友是外地媒体,是做突发事件突发新闻报道的,他离开成都的时候给我讲,他说采访了这次汶川地震后,就不知道怎么做正常情况下的突发事件的报道,可能对很多这次去现场的记者来说需要一个心态的调整过程,这么大的事件,这么多的事情,一方面要理性的报道和记录他们看到的东西和听到的东西,第一时间传达给读者,另一方面他们还要调整一些现场受到的冲击,实际上新闻的报道从这一次的报道就可以看出来,信息公开的利是大于弊的,在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的时候,人对很多的公共事件,实际上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媒体在第一时间提供给他们一些他们没有看到的东西,他们通过这些东西自己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需要跟普通的人沟通,因为虽然说政府是一个机构,但是也是由人组成的,在处理突发事情的时候也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我觉得媒体在中间其的一个平台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