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28户盲人集体搬迁 靠手摸修建家园光明巷(图)

光明巷巷口
光明巷巷口

  四平有个盲人区

  叫光明巷

  在四平市铁东区北山,有两栋暗红色的居民楼建在出城的公路边,楼中间一条笔直的砖路连接着一大排整齐的平房。巷子口立着的月亮门上,有人用油漆写了几个大字:光明巷欢迎您。住在四平市的人们都知道,这个被叫做光明巷的地方,实际上住着的都是一些盲人和他们的子女。

  21年来,这条小巷几经变迁,当年搬进来的很多盲人都已经离开人世。近日,我们走进了这条光明巷,以一个平常人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这群盲人的幸福生活。

  2008年7月,阴雨不断。光明巷里很少能看到出出进进的人们,长约500米的巷子,西面一侧全是住房。巷口最显眼的位置上写着一段特殊的提示语:光明巷内盲残多,拜托司机要停车。停车要停在空场,路有井盖别压破。倒车千万要注意,违者出事自负责。吉林省盲人协会主席四平市残联副理事长籍雅琴说:“这些话都是用残疾人血的教训换回来的。”

  小巷故事

  28户盲人21年前集体搬来

  21年前,四平还没有光明巷。那时,四平有个非常有名的盲人铁工厂,盲人庞占富就是其中一员。他现在回忆起自己做工人的日子,双手还会不自觉地做一些动作,这些动作是他在工厂里每天都要重复做上百遍的。

  “那时候工厂做铁螺丝,不光是盲人,还有很多残疾人。”今年已经58岁的庞占富当年在工厂里是一名普通工人,当时他们的住房条件极差,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房子。1987年,为了解决盲人铁工厂残疾人的生活困境,由吉林省民政厅和四平市民政局集体出资,把28户盲人家庭集体迁到了现在的盲人巷,当时住在这里的残疾人一共有56人,其中40多人是盲人。

  黑暗中靠手摸修建家园

  今年54岁的籍雅琴曾经是盲人铁工厂的党委书记,她现在只有一只眼睛有一点点微弱的视力。提起她,整个光明巷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因为就是她向上面申请给盲人们解决了住房问题。她说,以前这条巷子的环境非常差,路面坑坑洼洼,赶上雨天外面泥泞不堪,普通人出行都非常困难。

  籍雅琴说,当时家家户户都很齐心,市里有人帮忙,他们自己也跟着干活,眼睛看不见就用手摸。整条路500多米长,各家各户负责自己门前的地方,分工有序,一般都是一个普通人领着几个残疾人,挖地沟、铺砖路,一块一块用手摸着把路铺好,把井盖弄平。因为盲人们身体上的残疾,以前门口过车,经常会造成事故,所以他们又在巷口立了警示标语。如今,这条巷子里再也看不到往常的泥泞。

  揭秘光明巷

  门窗紧闭 没有电视

  四平市的市民们通常习惯把光明巷称作盲人区。人们总是特别好奇,不知道一群盲人在一起,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而实际上,这里的人们通常的生活跟其他人一样,唯一有些特别的是,在整条巷子里,即便是最炎热的酷暑,都不会看到有人敞着门窗。

  盲人孙正凡是整个盲人区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80岁,他说以前他们为了方便,经常把大门敞开,但是总是有人来这里偷东西,而他们还看不见小偷。后来,他们干脆就把大门关上,连窗户也都关的死死的,外面还要扣上钢筋防护栏。而且,在盲人巷里还有一个特点,他们几乎家家都没有电视机,但是家家都有半导体。原因不言而喻。

  平时串门 敲门靠喊

  77岁的孙洪明跟老伴住在一起,两人都是盲人,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家。他家住在巷子口。在庞占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这对老人的家里。站在门前,庞占富先是使劲地砸了几下铁门,然后大声冲院子里喊道:“老哥,在家不?我是小庞。”不一会儿的工夫,里面传出声音:“等会儿,马上给你开门。”庞占富说,他们平时串门肯定都要先喊两嗓子,因为大家在一起生活20年了,听声音就能分辨出对方是谁,如果是陌生人,一般都不会开门。

  心中记路 不用手杖

  听见家里来了客人,孙洪明的老伴从西屋出来,直接推门走进东屋。向左转走了几步抬腿坐在炕上,伸手拿起炕边的烟笸箩,卷烟、点火、再深深吸上两口,全部动作一气呵成。

  老两口的屋子收拾得非常干净,窗户是塑钢窗,孙洪明走到窗前,伸手摸摸玻璃,说:“这以前都是木头的,听说这样的窗户保暖,儿子特意给换的。”在整条巷子里,偶尔进进出出的盲人们几乎手里都没有手杖,厕所在哪个位置,每个老邻居住在哪儿,路上有几个井盖,他们的心里比谁都清楚。盲人们住的房子跟常人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他们可以熟练地劈木头、洗衣服、生火做饭,也可以结伴去巷口的市场买菜,或者在一起打盲人扑克,甚至还会在院子里种些花草,摸索着给它们浇水。

  必须有伴 孩子自强

  70岁的韩寿全自从老伴去世之后,就一直一个人生活。她的屋里养了一条狗。“我老伴临死前就告诉我,让我就在这里住,别给儿女添麻烦。”韩寿全的老伴姚独喜是她以前盲校的同学,他们是南方人。

  籍雅琴说,盲人们几乎不能独立生活,他们必须得找个伴儿,有的盲人老伴去世了,马上还要再给她(他)找个老伴。

  “盲人里流传一句话,叫多个儿女多双眼睛。”她说,在光明巷,所有的家庭几乎都是两三个孩子。而残疾人家的孩子负担重,长大找对象也困难。但不少孩子从小就自强自立,孙洪明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现在已经成家立业。据了解,从光明巷里走出的孩子,有人当了经理,有人当了教师,肓人姚老师的女儿现在已经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了。

  矛盾 是聚还是散

  现在在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21年前搬进来的老人,最年轻的也都50多岁了。很多年轻的盲人也想搬到这里来住,就是因为在这里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籍雅琴说,每年市里一些单位的慰问活动,或者是眼科医院的免费检查,都会到他们这里来。但是,盲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疑心非常重,脾气怪,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打出手。而且每个人接触的都是盲人,对这个社会的了解也有些片面。所以,群居生活给他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又增添了很多不便。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孙洪明说,儿子想把他们接到楼上去住,但是他们不想去,这里都是老街坊,挺开心的。

  遗憾 消失无法避免

  光明巷从当年的28户已经变成现在的40多户了,有些盲人的子女也在这里安了家。但是这个所谓的盲人区实际上房子都是个人的。按照这个情况,当若干年后,这些年迈的老人逐渐离开人世,由他们健康的孩子接手这些住房。那么,这个民间的盲人区也就不再是当年的光明巷了。

  籍雅琴说,这个盲人部落迟早会有消失的一天。她更希望,以后的盲人们全都可以住进楼房,不再经历他们过去的那种生活。(本版稿件 记者 王欢 郭家豪/文 李杨/摄)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籍雅琴 | 庞占富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