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实录
本报记者 刘宏 本报通讯员 邱莉
工伤补偿人人尽知,“工伤康复”却未必有很多人知道。
7月10日上午,记者在北京市仅有的两所工伤康复机构之一———博爱医院,见到了正在进行“工伤康复治疗”的北京铁路公安局民警小梁。
几个月前的一天凌晨,小梁骑车下班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在地,造成颅脑外伤,多处骨折。在其他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他被转到博爱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小梁的主治医师张新告诉记者,小梁刚转院过来时不能行走,由于脑损伤还造成了一些认知障碍和心理障碍。现在,小梁不仅能够独立行走,跟别人对话时思路也很清晰。
“当时急救时,医院发了很多次病危通知,把家里人吓坏了,没想到现在能恢复成这样,自己在家里恢复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小梁对记者说。
张新告诉记者,小梁每天都有治疗课程,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以及心理治疗,今天上午他上的是PT课,由治疗师帮助他做腿部及全身的运动。
两难的选择
不康复补偿高康复后补偿低 究竟什么是工伤康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给记者作了一个权威的解释:工伤康复包括医疗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和提高工伤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或提高他们的职业劳动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回归家庭和社会。
据统计,2007年,全国有96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但是,得到工伤康复治疗的工伤职工比例并不高。博爱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主任崔胜利解释说,这是因为“康复工作在过去很长时间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现在人们的观念才逐步有所转变”。
在北京市某单位热力站工作的职工李女士在夜班巡视时从楼梯上摔下,导致小腿粉碎性骨折,手术后一直在家呆着,脚踝处不能弯曲,直到一位朋友提醒她去进行康复治疗。
“当时单位以及做手术的医院都没有提醒我去康复,我自己也没有这个意识。现在来博爱医院两个多月了,恢复得很好,不再担心将来走路会跛了。”李女士对记者说。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一个人的腿因工伤落下残疾,康复前因为伤情较重可能定的残疾级别较高,但在康复后残疾级别可能会降低,相应的补偿标准也会降低。有的工伤病人因为担心康复后待遇会降低,不愿意进行工伤康复治疗。而部分参保单位也因为费用支出会相应增加,而不支持伤残职工进行工伤康复。
崔胜利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因为,如果选择不康复,则意味着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这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选择康复治疗,则有可能重返社会,重新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和平也认为,工伤补偿其实是在伤情完全没可能恢复的情况下的“最下策”,但是,因为工伤保险方面的惟一法规———《工伤保险条例》明显侧重于工伤补偿,对工伤康复的规定不足,所以社会上形成了“以补偿为主”的观念。
现实的困境
农民工担心维权难买断工伤补偿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一种现象,一些企业和受伤工人之间协商达成一次性补偿协议,包括将来的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但有很多工人拿到钱后并没有花到康复上,或者根本就不够康复的费用。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身上。
现在正在安徽农村老家养伤的农民工小刘就不幸摊上了这种事情。
2007年3月13日,没有经过培训的小刘在北京一家企业上岗时被机器轧伤了手臂,因为治疗不及时,失去了大半个手掌,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痊愈,也没有进行康复治疗。
因为他打工的地方是一家小私人企业,经过仲裁,定为四级伤残的他拿到了包括治疗费和康复费在内的十六万余元的一次性工伤补偿金,与企业彻底了断了关系。
小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现在他的手臂肘关节以下基本上没什么知觉。他不知道有康复治疗这回事,还问记者“这会不会很花钱?”
这次事故给小刘带来的伤害不只是身体上的,小刘的父亲告诉记者,今年只有20岁的小刘自从出了事从北京回来后,成天把自己关在屋里看电视,也不下地帮父母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原来要好的伙伴也不来往了,“脾气也很大,谁的话都不听。”
当记者问小刘为什么不去进行康复治疗,而要一次性买断工伤补偿时,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自己是外地人,得回家养伤,对方又是私人办的小企业,如果不及时要到补偿,将来恐怕一分钱也拿不回来。
本报北京7月10日讯
调查札记
目前国内的整个工伤康复工作都是刚起步,各地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大都在探索阶段。对于工伤病人康复到一个什么程度以及康复费用标准,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康复机构怎么办、由谁来办,也很不清晰。
在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工伤康复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也不仅仅是完善《工伤保险条例》就能解决的。工伤康复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与努力,在适当的时机建立一个健全统一的工伤康复体系。在制定制度时,要优先考虑工伤职工的康复权利,明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康复机构、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四方关系,规范它们的权利义务关系。
出台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工伤康复政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一步一步来。但是,观念上的转变不能慢慢来,无论是职工、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急需提高对“工伤康复”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