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先聪
磷化工产业占到什邡工业比重约三分之一,年销售收入达60亿元。但“5·12”特大地震对什邡的磷矿造成覆顶之灾,磷化工产业面临断炊之危。另一方面,多年来磷化工产业导致工业废渣磷石膏堆积成山,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7月11日,一个项目的签约使人看到了希望:德阳利森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与四川川恒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携手,年产30万吨水泥缓凝剂项目,将完全消化川恒磷酸生产中的40万吨工业废渣。
它有两个突破性的意义:在全国首次实现磷酸生产工业废渣零排放,首次实现磷石膏工业废渣产业化。
什邡市主要负责人对这个项目的评价是:什邡磷化工产业将从此走上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污染压力地震伤痛逼上一条路
什邡市共有宏达、蓥峰、蓝剑、金河、川恒五大磷化工企业,大大小小堆放的矿渣磷石膏已达4000万吨。如果按照过去正常生产,每年还将新增约300万吨。
渣山有四大害:一是占用大量土地;二是堆场投资大,运营费高;三是浪费了宝贵的硫资源,磷石膏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四是污染环境,尤其是对地下水污染。
以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磷酸所产生的磷石膏因总磷含量、氟的含量、水溶性等各项指标偏高而毫无再利用价值,使磷石膏成为我国磷酸产业的一个难题。在什邡,经过几十年已形成磷石膏大山4座,小的不计其数。据了解,每年磷化工厂为此将付出数百万元的代价。
地震使什邡磷化工产业资源优势丧失,因为开采条件发生了变化。磷矿产地红白镇正处于地震断裂带,山翻地覆中,矿洞塌了,矿被深埋。“磷矿几乎不可能完全恢复,部分恢复也可能需要数年。”川恒董事长李光明说。川恒目前已恢复生产,但靠的是吃库存,还有贵州的矿。
政府断腕企业创新闯出一条路
地震带给什邡磷化工企业的是生死攸关的考验。但对于什邡磷化工业来说,“灾后重建,要速度与质量并重。”
作为四川省循环经济试点市,什邡市确定三步走:到2010年,市内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企业内部物质循环体系;到2015年前,60%的磷化工企业变得清洁、无污染;到2020年,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产业体系。
前些年,全市关闭了几十家小硫酸、小化工和小水泥企业,包括一家年创税1200万元的电石厂。
壮士断腕,除了政府,企业也需要魄力。川恒等企业也感到了压力。“目前,磷酸盐利润大约在每吨1000元,但由于地震和污染,这样的局面很快就会陷入危机。不谋求转化是不行的。”李光明说,“唯一出路是精深加工。”
经过长时间的大投入,由川恒经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之后附产的磷石膏,其总磷、水溶性、氟含量大大降低,在大大提高磷矿石有效利用率的同时,使磷石膏可以完全替代天然石膏,作为原料生产水泥缓凝剂。
把磷石膏变废为宝,不仅只有川恒一家。目前,川恒和蓝剑磷化工已各自建成了年产15万吨磷石膏粉生产线;蓥峰、蓝剑的2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和50万吨水泥熟料项目将在近两年实施;更重要的是宏达6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和200万吨水泥熟料项目将在2010年之前实现,届时每年将消化掉500万吨磷石膏工业矿渣。“消化大于产出,削平山头有望。”李先明说。
产业升级,把磷石膏矿渣变废为宝,让什邡磷化工在绝境中找到了一条突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