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的义务反扒队员都是外来人员;这些年在省市表彰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中,30%是外来人员。在福建省厦门市委政法委基层指导处,负责人给了记者这两个数字。
数字说明什么?“这说明占全市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外来人员日益成为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厦门市公安局副局长、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东强分析说,“这几年市民对厦门社会治安满意率高达96.5%以上,其中就有外来人员的一份功劳。”
外来人员为什么如此热衷参与群防群治?厦门市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副大队长吕志华一语中的:“厦门没把我们当外人看,我们也就把厦门当成自己的家。谁不愿意为家庭的平安建设尽一份力?”
那么,厦门是如何不把外来人员当外人看的呢?“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这3句话是最好的注解。这些年来,该市先后建造100多幢公寓解决6万多外来人员住宿问题,减免7.2万农民工子女借读费7560万元。厦门因此在去年初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
基于此,江苏人吕志华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始以个体力量参与厦门的平安建设,7年间协助警方抓获32名犯罪嫌疑人。他的“壮举”很快引起厦门市政府的关注:2002年9月,政府出面将他的女儿从民营小学转到公办小学,同年12月,他被评为厦门首届十佳青年突击手;2005年1月,他被市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同年5月,市政府将他全家户口迁到厦门。
政府对吕志华的关怀温暖了众人的心,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效仿吕志华加入到群防群治的行列。2005年12月,厦门警方决定成立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时,一下子来了160名外来人员,成为义务反扒的中坚力量。吕志华从此不再单打独斗,“人多就是力量大,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就抓了1200多个小偷。”
“一方面,我们善待外来人员,让他们对这座城市有一种认同感,主动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厦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林志说,“另一方面,外来人员在维护社会治安时做出一些成绩后,得到及时的表彰和奖励,又激发了他们回报社会的热情,两者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然而,厦门市政府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在更高的层面上探讨如何为外来人员提供服务。“同城同住、共建共享”是厦门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炳发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厦门不仅没把外来人员当外人,而且还把外来人员当作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尚在为外来人员高发案率头痛的时候,厦门的做法显然具有超前意识。
今年初,厦门市投入1350万元,在外来人员集中的社区和工业区建立150个“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为辖区外来人员提供登记办证、房屋租赁、就业指导、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一站式”服务;增配1000名流动人口协管员以组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每个服务管理站投入不少于9万元的建设经费。目的就是让所有外来人员在厦门都有家的感觉。
“厦门如此善待我们,这让我们感觉自己就是这座城市中的一员,参与平安建设我们外来人员也有份儿,所以看到不顺眼的事儿就想出面。”来自江西的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方华棉的感受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的共识。
郭宏鹏 江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