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两个男人的博弈
吴宇森坚持认为,应该有一场小乔到曹营里去刺杀 曹操的戏,让这个美丽
女性的形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勇气和正义。可芦苇觉 得这个情节并不可取,
这是戏说,不是历史正剧
本刊记者 蒯乐昊 发自西安
在某个混乱的年代里,芦苇丢了他的名字。
他本姓卢,户口本从下放的农村回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到卢苇的口袋里,期间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错、哪个户籍警的一走神,他从此成了“芦苇”。
|
7月10日,斥资5亿人民币的大片《赤壁》在中国两岸三地同时上映,芦苇从西安电影院的座位上站起身时,谜底到这一刻已经无声地揭晓:他的剧本最终还是被吴宇森“弃用”了。片尾的“剧本”一栏里,是吴宇森、陈汗、盛和煜,没有他的名字。
这是一桩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买卖,吴宇森找到芦苇的时候已经有言在先:这个剧本可能会用,也可能不会用;芦苇这个名字可能会出现在电影片尾,也可能不出现在电影片尾;用多少,怎么用,权力都在甲方,芦苇无权过问。这是一种大陆电影史上尚无先例的合作方式,吴宇森用这种方式先后找了6位编剧,才打磨出了他心中的赤壁之战。
仿佛是应了芦苇事先的那句话,“不管吴导请了多少个编剧,写了多少版剧本,这部戏真正的编剧是吴宇森自己。”——电影最终上映时,“剧本”一栏中列着4个名字,排在第一位的是:吴宇森。
分歧是为了小乔
找到芦苇的时候,《赤壁》已经有了两个版本的剧情,剧本分别是由邹静之、王惠玲写的,而在此之前,吴宇森的太太牛春龙也早已为《赤壁》做了剧本策划。
“《赤壁》真正的编剧是吴宇森自己,我们不过是为他提供材料,提供我们的想象力,提供我们对历史的理解,而他在中间摘取他想要的东西。”
“我想拍三国,已经想了18年。”吴宇森说。早在少年时代,因为家贫,看不起电影,他就经常用毛笔在玻璃上面画关云长,然后用毯子把周围盖住,拿手电筒照玻璃,人物影像像放电影一样投射在墙壁上。
人在面对自己的夙愿时总是奢侈的,影片成本达到了8000万美元。为了表现战争的真实和残酷,每天起码有8台机器同时开拍,有时候2000多人跑上好几天才拍成一个镜头。而在此之前,仅仅花在编剧上的费用就不是个小数目,吴宇森先后找了6位编剧,每一位都身价不菲,以10万美金计。
为了完成这次合作,芦苇研究了吴宇森拍过的所有片子,并先后数次赴京,跟吴宇森就剧情展开讨论,了解彼此的优势和想法。
芦苇的特长是正剧,他希望是在《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来写这个本子,写出历史剧庄严而恢弘的一面。吴宇森也希望他尽量还原历史的真相。但是写什么,怎么写, 两人还是发生了分歧。
意见最为冲突的,是为了一个女人,小乔。
吴宇森坚持认为,应该有一场小乔到曹营里去刺杀曹操的戏,让这个美丽女性的形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勇气和正义。可芦苇觉得这个情节并不可取,这是戏说,不是历史正剧。
“他非常迷恋这个情节,但是我坚持没有写,我觉得小乔是周瑜的一个陪衬人物,她不能去执行正义。历史上小乔就是个美人,东吴作为一个能跟曹操抗衡的军事集团,竟然让小乔去参与战争,我觉得有点搞笑,用不着!东吴没人了吗?”
人物周刊:吴宇森过去常拍男人之间的情义,也许这一次是想借小乔,来尝试着塑造一个女性的形象?全是男人的戏,对市场来说,也许太枯燥了?
芦苇:我不知道吴真正的顾虑是什么,但他很迷恋这一段。如果你要拍一个关于战争的历史正剧,爱情一定要谨慎,爱情的调料不能随便乱加。我给他举了很多例子:战争正剧经典中之经典《阿拉伯的劳伦斯》,里面没有一个女人,没有爱情,没必要!它的魅力不在这儿;《现代启示录》,经典的哲理性战争片,有女人吗?一个也没有!
我始终觉得吴宇森在“戏说”和“正剧”之间摇摆不定。白话小说的“戏说”一旦变成电影音像效果的话,会变得非常滑稽,剧情逻辑上会漏洞百出。当然在话本里你看不出来,话本太自由了,可影视剧情上有一点漏洞,观众马上就能明察秋毫。吴宇森不但让小乔孤身闯曹营,去斥责曹操涂炭生灵,很奇怪的是最后她还从曹营里逃脱了。
人物周刊:《三国演义》里曹操对小乔的觊觎不符合历史真相?
芦苇:不符合。正史里没有这样的解释,这不过是后来文人的想象和发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到了罗贯中的时候,把这个发挥了,变成了诸葛亮对东吴的一个激将法:“曹操到你们这来是来找大乔小乔的,你们把二乔献出去不就行了吗?”这是戏说,历史哪是这样的?!
人物周刊 :历史正剧是你的目标,却未必是吴宇森的目标。
芦苇:你也不能说他就没有这个目标。吴宇森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大导演,但我觉得他拍历史正剧的话,还是有一个沟壑需要跨越。《风语者》实际上就是他拍的一个战争正剧,但是不能算成功。导演换类型是个很麻烦的事,在正剧这个电影类型上,他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
周瑜不是小心眼
虽然吴宇森一再坚持,但芦苇还是很干脆地宣布:小乔没戏!起码,在我的版本里,没戏!
芦苇的版本里,小乔前后加起来不过三场戏。他写小乔怀孕了,写战争的恐惧对女性的摧残与压迫,一旦战争来袭,她的整个家族命运都会风雨飘摇。这一点,在最终的电影里略有采纳——林志玲欲语还休地扯开自己的袍子,露出清瘦的腰肢,把梁朝伟拉向自己的小腹,说,“你听。”
关于三国的史料其实并不多:无非陈寿的《三国志》,是正史;裴松之的注所采用的史料,已经很有些传奇色彩;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戏说。在《三国志》中,对赤壁一役的记载,前后加起来也不过数千字。正因为少,才给后来的《三国演义》留下了巨大的“二度创作”的空间。
演绎经典的难度在于:现成的故事框架,妇孺皆知的人物,你如何另起炉灶?“你要编一个故事,既符合正史,在艺术魅力上又不弱于《三国演义》。” 在传统认知里,赤壁之战离不开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神计,而这一次,换周瑜出场。
周瑜将成为《赤壁》最大的主角,力争重塑或者说还原周瑜的历史形象,周瑜绝对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将领。在这一点上,芦苇和吴宇森是不谋而合的。
最初周瑜的扮演者选定了周润发。为此,吴宇森专门安排芦苇跟周润发见了一面,希望他能近距离地观察发哥,把发哥身上细小的特点,塑造到周瑜这个角色之中。
除了历史正剧,芦苇还有另一个抱负,他告诉吴宇森,“如果我们这场戏,让周润发得了(世界三大电影节的)影帝,就说明《赤壁》成功了,反之,就是我们失败了。”他觉得,周润发有影帝实力,缺的不过是一场好戏。
他的这个抱负并非虚妄。正是由芦苇编剧的《活着》,为葛优赢得了戛纳影帝;他编剧的《霸王别姬》,张国荣仅因某评委错投他为影后一票而与影帝失之交臂……即便是他新近创作的《图雅的婚事》,也为余男捧回了好几顶国际影展的后冠。
在芦苇的眼中,生活里的周润发是一个谈笑风生、很诙谐的人,“一个嘻嘻哈哈的人,一个有趣儿的人”。这与周瑜的历史形象恰恰也是吻合的。没想到,周润发在开拍的最后关头辞演,原定演诸葛亮的梁朝伟仗义“救场”,成了后来电影里那个深情而略带忧郁色彩的周瑜。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芦苇那版为周润发“量身定制”的剧本将最后退出舞台。
人物周刊:《三国演义》里执着于“瑜亮之争”、最后被活活气死的小心眼周瑜,已经深入人心,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何等样人?
芦苇: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很诙谐,是个满口段子、嘻嘻哈哈的人。他喜欢音乐,有着发烧友的耳朵,“顾曲周郎”——什么曲子只要有不对他马上都能听出来,是个充满魅力的人。而且他很能跟人共事,富有亲和力。东吴地方力量错综复杂,要把这些力量统筹起来不是易事,可周瑜就有这个本事。所以东吴当时的老将黄盖,资格比周瑜老,孙权父亲在位的时候就是大将,战功赫赫。按说,水军都督这个职位,论资排辈的话应该是黄盖,但最后孙权用了周瑜,可是黄盖对周瑜很服气。黄盖感慨:予与公瑾相交,如饮热醪。醪糟是一种香甜的米酒,跟周瑜交往就如喝着热腾腾的甜酒那么愉快。所以周瑜绝对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个心胸狭小的人。《三国演义》是小说,春秋笔法,为了突出诸葛亮,只有压周瑜。一个心胸狭窄的儒将,作为艺术形象是可以成立的,但作为历史形象,周瑜根本不是这种人。
人物周刊:草船借箭其实也非诸葛亮的创举?
芦苇:草船借箭纯属演义,这事有,但时间不对。舌战群儒这些正史上都没有。真正的史实是:赤壁这一仗,是周瑜打的,跟诸葛亮没有什么关系。
诸葛亮当时才27岁,身份也没有那么高,而且从来没有打过水战,完全不能参与决策。他到东吴去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军事使者,起一个联络作用。而且当时诸葛亮才出道一年,26岁才从湖北卧龙岗被“三顾茅庐”,真的是“初出茅庐”,很嫩很嫩。有人质疑金城武演诸葛亮,照我看是没问题的,诸葛亮相貌英俊,身材修长,年龄也合拍。
而那一年周瑜33岁,赤壁一役,从决策到谋划、到实施、到完成,全是周瑜一手完成。当时到底跟曹操打不打,东吴内部意见都不统一,投降派力量很大。坚决主战的人,实际上是周瑜。
人物周刊:吴宇森找你写剧本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确立了主角要写周瑜?
芦苇:他想写周瑜和诸葛亮,但是他又不舍得赵云和张飞。
人物周刊:据说在日本和韩国市场,赵云和诸葛亮是最深入人心的三国人物,观众只买这两个人的账。也许吴宇森是出于这个考虑?
芦苇:这固然不错,但作为艺术家,你有没有自信和抱负,去塑造一个周瑜也同样让人喜欢?赵云和诸葛亮再出彩,那是罗贯中的功力,不是你的功劳。
人物周刊:换了你会怎么处理这一段?
芦苇:我肯定舍掉赵云、舍掉关羽、舍掉张飞,我的重点肯定是刻画曹操、刻画诸葛亮、刻画鲁肃。曹操攻克荆州这个政治首都以后,一口气都没歇,马上率领5000轻骑,包括自己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曹植那时才14岁,根本还是个小孩——去追击刘备。宜将剩勇追穷寇。他清楚地看到,攻占襄阳并不是目的,他知道刘备要占据江陵,刘备一旦占据江陵,就等于把荆州的武器库和水军给控制住了,这是很大的威胁。曹操清楚,占领了江陵才是事实上占领了中国的长江以北,这表现出一个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
但是占了江陵以后,曹操整整拖延了两个月的时间,他认为天下已定,整个中国北方已经没有敌人了,南方只有一个敌人:东吴。区区小邦,5万军队,按照他的政治经验,东吴该投降了。——曹操接受过很多次投降,每次大兵压境的时候,对方投降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曹操给孙权写了封信,这封信非常有名,只有几十个字,翻成白话就是:我奉旨伐荆,今率80万水军,将与足下会猎于东吴。开玩笑的口吻:我要来东吴和你一起打猎,其实是最后通牒:你赶紧投降吧!他断定东吴会投降,没想到这一回,老政治家失算了,他没想到碰上个周瑜,死不投降的硬骨头。
人物周刊:在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意义就在于,它真正确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历史学家将它作为划分三国时代的起点,按照你的说法,周瑜在其中功不可没?
芦苇:确实如此。周瑜告诉孙权:我们都可以投降,我们不过是地方官员,曹操来了我们只要投降依然可以当官。但是你不一样,你是曹的政治对手,他一定要杀掉你,你不死,东吴人心不会归顺曹操。孙权一开始态度摇摆:打又打不过,不打又不行,左右为难。
我在剧中写的是:周瑜逼着孙权去打这一仗。周瑜一看,曹操这家伙真厉害,文笔真好,开玩笑把什么都说了。周瑜回了封信,比曹操信短一半,“中原鹿肥,我准备到中原和你打猎。”其实就是应战。这封信他是背着孙权回的,孙权很生气,说东吴的主公是谁啊?是你还是我?周瑜说,我是用水军都督的名义回信的,你也可以再给他回封信,不过你要是投降的话,先把我捆起来献给曹操。这实际上就是逼宫。
观众笑场是一种智力优越感
在最后的影片中,芦苇设计的这些情节已经无影无踪,孙权回给曹操的信,是一纸空白的素笺——“要打便打,不必废话”,曹操盛怒之下,斩了来使。
促使孙权下决心攻打曹操的,换成了一场猎虎戏。“历史上孙权确实喜欢打猎,他曾经被老虎咬过臀部。”吴宇森说。他试图用打猎的方式,来表现一个年轻领袖的内心成长。而且,这场戏符合吴宇森所迷恋的画面感,也更容易为西方观众所接受——仿佛非洲部落里,男子必须猎杀一头老虎,才算完成了他的成人礼。
虽然跟吴宇森在创作理念上有不少出入,芦苇对吴依然赞誉有加,“他身上具备一个优秀电影人的许多素质。善于用人,脾气非常好,尤其懂得与他人合作。”
但芦苇并不掩饰观影后的失望。中国电影冲击历史正剧高峰的理想,又一次被证明失败了。“吴宇森挑选的演员,本身很有个人魅力,他们站着不动时很迷人,但一开口就惹观众发笑。观众发笑,其实是对电影人物产生了智力优越感。”
编剧与导演的剧情博弈,最后的胜负是不言而喻的,电影剧情的生杀予夺,权在导演。但这并不意味着编剧不可以做出自己的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6位编剧为电影的走向提供了多种可能,据说,张丰毅在看过芦苇的剧本后,认为这是最好的版本。
图:他以为他们的时代终于到来,没想到那已经是他们的结束 图/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