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1-3年的合同,最高拿14万甚至更高的年薪;不是公务员,但像公务员一样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录用后占政府部门编制……这个月起,扬州在全省率先全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凡是确实需要“政府雇员”的部门、单位,都可提出申请,不过审批时会从严控制,预计下半年产生的“政府雇员”不超10名。
有关专家表示,人数虽少,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雇员”。作为政府机关选人用人的新模式,“政府雇员”有助于改善机关公务员的人才结构,正成为一种趋势而走向常态化。(《扬子晚报网》2008-07-22)
所谓政府雇员,简单说,就是从社会上雇用的为政府工作的法律、金融、经贸、信息和高新技术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较之于公务员,不搞“官本位”,没有公务员身份,没有行政职务,没有使行政权力,但占机关单位的人员编制;不吃“大锅饭”,待遇可以数倍于在职公务员;不是“铁饭碗”,一旦到期解雇就得走人,决不能赖在那里等着分流。实行“政府雇员制”并非中国发明,即使在国内也非扬州首创,这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典型的有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国家20%的政府岗位是由临时政府雇员承担。在日本政府中也有11.9%的人是政府雇员。
然而,这项看起来在用人体制上,有利于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遏制不断滋生的官僚主义,增强职业意识;在人才结构上,有利于减少“万金油”干部,增加“速效丸”人才的“绝招”,在中国推行则有点像“小脚老太婆”裹足不前。究其原因,还是思想不够解放,比较典型的有一种论调叫“闲着媳妇请保姆”,意思是政府本身冗员就很多,何必再“别出心裁”、“多此一举”,并列举了此项举措可能造成新的“臃肿”、新的“腐败”等,进而得出此“风”不可“长”、此“举”不可“推”的“结论”,说到底是吃惯了“大锅饭”思想在作怪。
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实行“政府雇员制”打破了已实行了几十年的政府公务员主导政府工作的旧体制,既能开“源”,最大限度的弥补与充实政府机关在法律、金融、规划、信息等专业领域里的结构性人才缺失,又能节“流”,最大可能的吸引与留住本地急需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提高公共服务效能。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扬州试行雇员制度“百利”而无“一害”,在探索与完善的基础上,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各地政府打破“铁饭碗”的“突破口”,弱化“官本位”的“金钥匙”。
诚然,实行“政府雇员制”伊始,在中国“大部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精兵简政”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的前提下,可“雇佣”的“空间”有限,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拿来就能用”的模式,“鲶鱼跳龙门”的效应,必将使整个政府部门充满生机和活力。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打造“服务型”、“效能型”和“责任型”政府,引入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不但激活了政府的用人制度,而且使“一流人才、一流报酬、一流服务”在政府现实成为可能。
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实行“政府雇员制”,无疑会遇到重重“阻力”,受到种种“非议”,但只要敢于在选人用人制度上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就能够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良好的用人氛围。但愿扬州的试行“政府雇员制”能在全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并逐步成为官场上常态机制,以起到促进人员合理流动、避免人员沉淀、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
原文地址:https://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87413396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