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大厅内,窗口值班人员在电脑上看电影;副局长开着公车出来喝酒,却说是在“执法”;机关办公室主任吃完饭不付账还跷腿架在酒店大堂桌上闹事……种种现象被暗访拍成一部名为《问政》的短片让长沙市天心区500多名在职领导干部“惊出一身汗”(7月23日新华网)。
“机关陋习”是一种常见的“机关病”,也必然导致机关“萎靡不正”: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开支居高不下,行政审批效率低,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等等。
《问政》是一部“纪录片”,真实地记录着机关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老爷作风”,并在党风廉政主题教育和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动员会上公开播放。没有作为“内部参考片”而是“公开放影”,这就难怪有的人会“惊出一身汗”。
向“机关陋习”宣战,就要动真格,“问政”,更要问责。事实上,之所以形成了“机关陋习”,很大程度上在于机制的陈旧,根结在于体制性弊端。由于政府机关的问责制尚未健全与完善,往往造成“问政”轰轰烈烈,“问责”冷冷清清;什么“下不为例”成为口头禅,什么“今后改正”成为免责牌……这也是机关整风屡次开展,但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
“机关陋习”的彻底改变,“机关病”的“痊愈”,服务型政府、高效型政府的建立,必须赖于建立、健全包括问责制在内的机关新体制、新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民众监督,让“问政”与“问责”制度化、经常化。(王旭东)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