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城市地震危险排名作者未实地调查 媒体断章取义

徐伟展示他在论文中所表现的部分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评价指标图

  近日,一份《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下面简称《评价》)中显示,石家庄地震风险度指数(uerdi值)为0.35,赫居榜首。该数据通过媒体报道后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强烈反响,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前日,国家地震局也对此排行发表意见表示,“只是课题组学术观点,不是地震预测预报意见。”

  “这个排行过时了”

  徐伟表示,做城市地震危险度排行时,他并没有为此进行实地调查。


  记者了解到,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4年,它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研究全球的环境变化以及自然灾害,而后者则是徐伟博士的研究领域。

  徐伟在办公室见到记者时,显得有些紧张,他表示是前天朋友告诉他时,才知道“事情闹大了”。据他介绍,《评价》是自己在2004年的一篇毕业论文,而且同年还在《自然灾害学报》第2期中刊登过。当中内容主要是对全国670多个城市地震危险度进行探讨,以及公布自己研究得出的地震危险度计算公式,另外还列出了全国30个省级城市地震危险度评级指标。对此徐伟告诉记者,这30个城市大家都比较熟悉,独立列出来能让大家更直观、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学术观点。

  徐伟承认,论文是引用2000年的相关数据,“我是2003年初开始起草论文的,由于当时获得的数据资料更新比较慢,而且经过研究资料、完稿、修稿、审稿等步骤,发表时已经是2004年2月份。”他还表示,当中的“地震危险度计算公式”等核心结论在当前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地震危险度排行榜”已经不具有学术指导价值。“由于数据采集年份和现在相差太远,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防灾意识比起以往有很大提高,现在这个表可以说过时了。”

  “那《评价》文中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徐伟表示,是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与历史资料后研究所得,但并没有为此进行实地调查。

  地震危险度不是指地震发生几率

  “所谓城市地震危险度是指在地震发生时,每个城市所受影响的大小……”

  面对不少网友、专家对《评价》提出的质疑,徐伟对此有不同看法,并认为一些人误读了他的话。“所谓城市地震危险度指的是在地震发生时,每个城市所受影响的大小,并不是指地震发生的几率!”徐伟告诉记者,他参考了美国地震工程研究所相关文献以及其他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资料,“导致灾害强度因素”、“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数”以及“响应能力”三项标准作为判断城市危险度的依据。

  他表示,“导致灾害强度因素”是通过参考历史资料、了解该处发生地震次数以及级数所判断得出,而“承灾体脆弱性指数”是根据该地区人口密度、人均GDP、建筑脆弱性而得出。“之所以计算出石家庄的地震危险度高是与当年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有关。”而“响应能力”则是包括了当时政府财政投入、医疗设备以及自救能力。这就说明了国内重点城市危险度靠后并不是巧合,“这些城市的经济、医疗相对比较发达,自救能力也比较强!”

  “从导致灾害强度因素来讲,全国各地省级城市都是差不多的。”徐伟解释,承灾体脆弱性与响应能力这些指数在后期可以进行调整。

  同时他表示,承灾体脆弱性与响应能力这些变量指数随着城市的发展,可以进行调整。“作为地震危险度高的城市,可以通过提高承灾体的抗灾能力,防灾减灾投入和防灾教育,增加城市对地震灾害的灾前备灾能力、灾中响应能力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从而降低其危险度。”

  称媒体“断章取义”引误会

  “我觉得有必要和相关媒体沟通,了解详细情况,协商解决这件事情。”

  徐伟告诉记者,之所以造成自己被社会各界误解的“尴尬”局面,除了自己与社会各界沟通不足、对事件欠缺跟进外,部分媒体对《评价》报道时未标上依据以及发布时间,让读者以为这是2008年的数据,也是原因之一。

  据他透露,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个月曾向他提出刊发《评价》要求,“当时我告知了对方论文发布时间,并给了他们核心部分。”

  他表示,当初自己抱着学术探讨的想法,于是就把《评价》发表在6月份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随后,对方一直没有给徐伟当期的杂志作为参考,也没有告知关于本次“巡展”的内容,这让他十分不解。“我觉得有必要和相关媒体进行沟通,了解详细情况,协商解决这件事情。”

  展览的图片说明可能有问题

  “杂志上图表没有问题,可能是展览中的图片没有按照图表数据来源说明造成这一误解吧。”

  随后,记者联系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总编辑助理尹杰,他向记者透露,在2008年第6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地震专刊中,确实使用了徐伟博士的《中国城市地震灾害危险度评价》这一学术论文。因为杂志社当时对地震的问题比较关注,所以会去了解哪些学者在做类似的研究。

  做地震专刊时,得知徐伟博士2004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这一论文后联系到作者,并从其手中拿到这一论文。和作者沟通过后,选取了论文中很小的一部分放在文中,所以有些指数并没有进行全面提及,但其中引用的完全是作者提供的数据。

  尹杰表示,杂志出版时,在图表处对数据的出处做了特别说明,所以就不会存在让读者误解的情况。他还表示,个人并不认为这个论文本身有什么问题,因为毕竟是曾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并且该杂志社之前也曾发表过很多其他学术上比较前沿的研究论文,选取的标准一般是认为学术论文有价值就可以发表。

  至于展览中使用的图表是否进行过数据说明,尹杰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杂志上图表没有问题,可能是展览中的图片没有按照图表数据来源说明造成这一误解吧。”

徐伟

  徐伟小档案

  姓名:徐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9年10月

  研究兴趣:城市规划,灾害风险管理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与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来源:徐伟个人主页(记者卢鸣 李媛 实习生葛春秀李雅姣 卢鸣摄) (来源:长城在线)
(责任编辑:陈国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