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参议院在7月26日的破例会议上通过了一项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此前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了此项计划,这意味着这项计划的生效仅仅需要美国总统布什签字即可。
的确,美国人拯救次贷危机可谓不遗余力:美联储大力注资、向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开放融资窗口;财政部则酝酿用政府资金去购买问题金融机构的股权,但是很难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在救助下“企稳”。
实际上,美国的故事也为中国的楼市提供了一些参照,虽然中国房地产泡沫并没有非常显著地破裂,但是很小规模的断供行为也开始出现(这也引发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救市叫嚷”)。比如,尽管美联储大力印刷货币(无论是直接注资还是国债融资,最终都是发行货币行为)来帮助市场提供流动性,但是所有的房贷银行都开始收紧按揭贷款,甚至开始收紧商业和工业贷款。现在,美国的商业和工业贷款的增长幅度已经下跌了3%,从过去的33600亿美元下跌到32700亿美元,不仅是金融机构无法进行同业融资,甚至一些优秀的非金融企业也被限制融资。美联储注入流动性的行为带来的是M0的泛滥、美元的贬值和继续被唾弃,而不是信用的扩张,这使美国通胀率达到5%,达到17年以来的最高点。也就是说,所谓流动性注入能推动信用扩张、刺激经济、维持和提升资产价格的信条破灭了,就像经济学家托宾说的,“在下跌时期,央行注入货币就像用绳子来推物体。”
这种“央行注入流动性或者放松银根就能解决问题”的稚思想竟然长期成为主流可谓是经济思想界的一个错误。例如美联储和财政部以为它们为房地美和房利美提供融资担保以及购买股份(提高其资本金)就可以拓展其市场融资能力,结果是,“二房”根本无法在市场上获得像样的融资,原因很简单,“二房”用很高的价格从房贷银行手上购得抵押贷款资产,本身的资产利息就很低,而现在抵押贷款的利率飙升(银行收紧贷款使得利率大幅度上涨),市场上的融资利率也非常高,这意味着“二房”在市场上融资是借很高的利率来获得很低收益的资产,这是一个可怕的“利差损”行为,现在美国政府所要的做的,就是哄骗那些境外美元傻乎乎地继续持有“二房债券”。
美国的不成功的救市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救市派”的一个范例“口实”,他们非常轻佻地将“保增长”和“反通胀”看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可以随意抛起进行“调换”,只要CPI稍有下调就恐吓着“经济增长第一,否则失业大增、社会不安定”,其实他们内心一直遵守着一个教条,认为重增长轻通胀就能带来资产价格的稳固和重新上扬,因为高通胀可以带来资产膨胀。世界各国的经济历史已经证明,通胀和资产价格存在“阈值关系”:CPI在2%-6%的时候,所谓的温和通胀期,通胀的上行会带来资产价格飙升;在6%以上,属于高通胀期,因为市场害怕央行的反通胀,导致资产价格会有很大程度的回调或下跌,这使得资产受益者感到不爽,认为只需要再度放松货币就可以重新刺激资产价格上扬,但一旦央行真的放松货币,CPI达到两位数以上,属于恶性通胀期,那么人们将用快速缩水的购买力去抢购粮食、日用品以及必需品,并产生社会骚动,可以想见,在这种状态下资产价格依然是下跌的,甚至是崩溃式下跌,更令资产泡沫的热衷者感到不爽并引发更为灰暗的经济预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处于高通胀期,货币政策的重点永远是将反通胀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将保增长放在第一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