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历史性盛会的一天天临近,北京正以其全新的面貌静候着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和游客。申奥成功七年来,北京在交通、环境、城市建设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现出了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蓬勃现代的形象。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在关注着北京、关注着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们云集北京,通过采访亲身体验着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变化,体验着现代化的北京、充满活力的北京、绿色的北京,也感受着北京人民对奥运会的热情和支持。 《纽约时报》近日发表专栏文章,题为《从北京的巨变看中国新气象》。文章通过首都机场新航站楼、鸟巢、水立方等一批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崛起,称赞了北京为迎接奥运会而发生的令世人惊叹的变化,认为这是中国崛起的标志之一。地标性建筑令人称奇
以往,许多外国民众并不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改革开放以前。而如今,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与国际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个良好的平台,奥运会的举办,无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的民众来说,都是一个增进彼此了解的机会。《纽约时报》的《从北京的巨变看中国新气象》一文的作者如果不是亲身来到北京,又怎能体会到北京给他所带来的认知震撼,从而改变以往的报道角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关注北京呢?
在文中作者写道,那些刚走下飞机的西方人,看到北京的新T3机场航站楼时,都会感到瞠目结舌和晕头转向,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航站楼所展现出的恢宏气势,更有一种无法忽视的强烈感觉,那就是:跨过这个门户,他们将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正在迅猛发展变化,逐渐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崭新中国。
文中比喻道,这种感受就好比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当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从欧洲到达美国纽约港,走下蒸汽轮船时啧啧称奇的感觉。
北京许多新的地标性建筑都采取了国际招标的方式,这也体现了中国更加开放的胸怀。文中称,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北京T3机场航站楼是北京新地标性建筑之一。近年来,在不断蓬勃发展的北京,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由法国建筑设计大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巨蛋”造型的国家大剧院、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参与设计的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由澳大利亚PTW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外观半透明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以及由荷兰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其倾斜交错的外观是近年来最富想象力的建筑杰作之一。
成中国崛起标志之一 文中认为,北京机场新航站楼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航站楼是中国接受现代主义理念的最纯粹表现。在这里,旅客可以享受到进出港的快速、便捷。北京新航站楼所拥有的广阔空间使旅客们充分体验到了航空旅行的魅力,航站楼内部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使人们在如此宽阔的空间内不会觉得空荡。而且,新的设计把流动性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由镶嵌在航站楼天花板上流光溢彩的顶灯引导着,走下飞机的旅客们乘电梯而上,穿过一条宽敞的步行桥就可以到达机场中央大厅了。在那里,旅客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从而分散到城市的各处,这种畅通的网络遍及整个北京地区。文章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七年前北京申奥成功开始就完全重塑了北京的形象。
此外,文章还着力描写了北京除机场新航站楼外的几大标志性建筑: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以西的长安街上,其主体外观是钛合金和玻璃构成的椭圆形穹顶,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浅水池;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在“鸟巢”和“水立方”两者之中,“鸟巢”因已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象征而更加为人们所关注和熟知,它巨大的椭圆外形包住了建筑物外部由密集钢结构编织而成的主体。
文中认为,长期以来,评论家们总是把这些高品位建筑物的出现看作是一个民族崛起的信号。就像16世纪的罗马或19世纪的巴黎那些标志性建筑一样,中国不断崛起的宏伟建筑就如同中国不断扩大的经济影响力一样,弥漫着一种知识崛起的氛围。
一直以来,某些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存在偏见、言论偏颇,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于中国的不了解。此次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奥运期间来访的数万名媒体记者和大批普通外国民众将亲身看到、感受到北京的发展变化,进而重塑中国在他们心中的形象、重新审视中国,相信记者们也将通过他们的镜头、图片和报道向外国民众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崭新的中国。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