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 |
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着自己 |
世界向东看
这片古老的东方土地,正因奥运会的到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即将开始的奥运盛宴,促使更多的外国媒体和普通人撇开固有的成见,用平和的心态审视和重新“发现”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
发现中国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 实习记者邓媛发自北京 “Kina(瑞典语“中国”)在它的国内叫zhongguo(中国)。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瑞典最大的广播电台(Sveriges Radio)官方网站最新推出的一份问卷的题目。
|
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无论是各国媒体还是世界各地的普通民众,都纷纷将注意力转向了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与过去充满挑剔的目光相比,以平和心态阅读中国、了解中国,成为近期观察中国的主题之一。
忙于中国知识大扫盲
瑞典电台网站的这项测试共包括10道题目,内容涉及历史、文学、电影等多个方面。网友只有在回答问题后,才能看到正确答案(相关问题见本版右上)。除了调查问卷,该网页还有很多有关中国的介绍,大红灯笼、天安门、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中国民间武术表演等照片,点缀在这个红色调的网站上。为了吸引更多网友的参与,瑞典电台网站还公开征集听众和网友有关中国的记忆及照片。
与知识测试不同,德国德新社则用调侃的笔调试图纠正关于中国的六大“偏见”。中国人真的无所不吃(四条腿的除了板凳桌椅之外啥都吃)吗?汉语真的很难学吗?所有中国人都长得差不多而且个子很矮?凡此种种,德媒通过采访特里尔大学的汉学教授卜松山,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在卜松山看来,中国人还是吃普通的鸡鸭鱼肉,但是南方人大胆敢吃,什么能吃的都上了餐桌,例如油炸蚂蚱和烤狗肉。而学习汉语也不难,因为语法很简单。至于中国人的身高,看看中国的篮球运动员就知道了。
“这个国家是如此巨大,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但中文主要有两种形式:普通话和粤语。”5月28日,《独立报》发表文章,介绍该如何“学习中文”。文章说,普通话是中国最广泛的语言,中国政府已宣布它是国家的官方语言。
通过奥运读懂中国
这两天,日本共同社驻中国记者芹田也一直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自己刚刚完成了两篇关于中国的专题报道,其中一个是中国的很多年轻人都身着“我爱中国”的T恤衫,同时也发现《德川家康》一书正在中国热销。“这都是日本人关注的文化现象。”他说。
而早在去年10月,美国《体育画报》的记者思科特·普莱斯与中国学者钟新有过一次对话。那时,钟新注意到,这位以体育深度报道见长的记者已经开始用自己的笔透过体育看中国社会。
2007年8月7日,普莱斯在《体育画报》上发表了长达11页的报道《奥运中国》(Olympic China)。除了运动员之外,普莱斯有意识地观察了许许多多中国普通人。他甚至采访了为鸟巢工作的工人并且去看了工人的宿舍。
“我想要读者尤其是对中国了解不多的美国读者第一次获得美国人访问中国的体验。”普莱斯说。“我大概采访了35-40人,包括运动员、学者、教练、体育记者、学者、工人、出租车司机、饭店招待员、街头路人。他们都努力帮助我理解报道主题。”普莱斯告诉钟新,从平常人入手展现中国的奥运准备,往往可以揭示出整个中国社会的独特面貌,他会把这种写作和报道风格带入奥运会时期的中国报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