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立仑
伴随着北京奥运的不断临近,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对北京、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叽叽喳喳没完没了的“找碴儿”。在这些媒体眼中,北京为奥运做了什么并不重要,北京没按他们的意思做什么才是头等大事。
看这些媒体的报道,你搞不清楚它们究竟是在报道奥运,还是在给中国开批斗大会。
这些西方媒体借奥运“找碴儿”,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由于意识形态分歧、价值观和文化差异,再加上“西方优越论”带来的对东方根深蒂固的偏见,这些媒体不愿接受由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操办发源于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不相信当年的“东亚病夫”会成为体育强国,更不愿看到一个发展中国家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于是,带着种种偏见和歧视,他们一会儿说“中国运动员吃药”,一会儿说“北京空气污染”,一会儿又说“北京奥运的开放是假的”……对他们来说,对北京奥运的批评是真是假、是不是合理合法都没关系,只要能批评中国就行。
媒体带着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封闭心态看奥运,传播的只能是偏见和歧视,这与奥林匹克的精神显然背道而驰。
奥运不是哪个国家的,奥运属于全世界,它是不同文化交流的舞台,不是文明冲突的战场。要让这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交流的盛会,成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友谊的契机,每个人都应该抱持更加开放的心态。
中国作为东道主,真正做到了开放。允许记者自由采访报道,允许外报外刊发行,允许所有人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自由地使用互联网,中国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对世界的承诺。开放对于中国来说,不是为了办奥运所做的被迫选择,而是现代中国30年改革发展轨迹的沿续。在过去30年中,中国人无疑是全世界在“开放”二字上获益最多的群体。坚持改革开放,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甚至成为一种信仰。今日的中国,人们可以在餐馆、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自由地谈论国家大事,天下兴亡,每年有数以亿计人次的海外客人到中国旅游、参访、学习、工作。
面对开放的中国,那些抱着对中国固有偏见的媒体能不能也开放一下呢?冷战结束已经近二十年,世界早已不再是“我们要埋葬你们”的时代。求同存异、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实现共同繁荣,才是世界共同的追求。中国作为和平发展的东方大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的重要力量,为什么有些西方媒体还要在全球化时代死抱冷战思维不放呢?固执地无视合作发展的世界潮流、无视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一味强调西方中心论和价值观,其结果只能是自我封闭,落后于时代。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走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已不是贵族运动,更不是发达国家的专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举办奥运会,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它让所有发展中国家都看到,奥运会不是只有发达国家才能举办。在奥林匹克发展的崭新阶段,全世界都应该共同努力,让奥运会成为平等交流的平台,用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开放的奥运。
当时光的脚步跨入新世纪,当世界的目光聚焦2008,奥林匹克盛会第一次来到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让五千年文明古国重现活力,重放光彩。纵览奥运各赛区城市,一流的场馆建设,一流的环境整治,一流的志愿服务,广泛的参与支持,把中国对奥运精神的深刻理解诠释得淋漓尽致。进入全文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智力成果的一项重要制度,发挥着激励创新、规范竞争、调整利益和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纵观历届奥运会,奥林匹克知识产权都快速有效地转化成为巨大的有形资产,成为奥运会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仅有损于奥林匹克尊严,也必将损害奥运会赞助商和其他相关权利人的合法利益,奥运会就会失去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经济动力,从而不可能达到今天盛况空前的规模,更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进入全文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