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时勤
奥足赛战幕已在沈阳拉开。观赛之余,国内外来宾们选择逛街、进餐馆。走在中街商业街,第一次光顾这里的外地客不免有种时空交错之感:1.5公里长的步行街两侧店铺林立,有飞檐斗拱的中式古建筑、有上百年历史的欧式老建筑,更多的是现代味儿十足的大型商厦。
各店铺内经销的都是眼下最时尚、最流行的商品。
中街,就是沈阳商业的一个缩影。
商街纵横,传统与现代相辉映
沈阳的商业街古老而又年轻。既有有着370多年历史的东北地区最早的商业街——中街,以及百年繁华的太原街,也有改革开放后诞生的三好IT产品专业街,传统商业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交相辉映。
经过多年建设,沈阳中街与沈阳路、正阳街、朝阳街形成了呈“井”字形空间布局的商业区。仅在步行街,就聚集了200多家商业企业,日均客流量达60万人次左右。这里不仅有“亨得利钟表”、“萃华金店”等百年“老字号”,还有沈阳商业城、兴隆大家庭、沈阳春天等现代知名大型商厦。随着恒隆广场、南华中街广场和天一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以及海堰里地块、南中街的改造,未来中街将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中心商业区。
去年跻身全国著名商业街的太原街,则与胜利大街、中华路和中山路共同搭建起太原商业区的“开”字形骨架。今天,这里已发展为东北地区百货业最为集中的商业区,中兴、新世界、伊势丹、欧亚沈阳联营公司等百货巨头抢占了各个街区的黄金地段。其中,新世界在太原商业区连开了三家店。沈阳商业的兴旺,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的消费者。看一看停车场里一辆辆挂着鞍山、营口、盘锦、铁岭等地牌照的汽车,就知道太原街不仅仅是沈阳人的太原街,还是其他城市的。(下转8版)
(上接1版,)
据统计,目前沈阳共拥有商业街39条。其中,市级商业街20条,包括6条综合商业街、5条特色商业街和9条专业商业街。如果把这20条商业街的长度加起来,有19公里长。此外,还有区级商业街19条,总长15公里。
消费升级,购物之都地位凸显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衡量一个地区商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谈起沈阳的商业经济,市商业局的负责人充满了信心。“今年是"奥运年",沈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突破1417亿元,增长15%以上。乐观一点,有望实现1441亿元,增长17%。”这位负责人说。
近几年来,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并快速落实,沈阳市商贸流通业呈现不断加速的发展态势。去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1.85亿元,同比增长17.5%,为近十年最高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7位,增幅列第5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14个城市中名列第一。去年,沈阳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30.6%。
沈阳城乡居民在收入不断增长、消费能力逐渐攀升的同时,消费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对于这种改变,做服装生意的张先生体会深刻。他说:“去年,我花了10多万元买了辆家用汽车,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今年"五一",把家里原来的那台29英寸老彩电换成了42英寸的液晶彩电。下一步要换的,就是书房里的台式电脑了。”
从2007年开始,以汽车、住宅、通讯等为主的消费热点基本形成,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在沈阳市去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25类主要商品零售额中,增速较快的是体育娱乐用品类(28.1%)、金银珠宝类(61.6%)、化妆品类(23.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12.4%)、汽车类(4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50.6%)、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30.1%)。
业态齐备,把方便送到千万家
到去年年末,沈阳共有各类零售和餐饮服务业网点11.7万个,网点总面积1100万平方米。全市零售商业网点共有6.8万个,面积650万平方米。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9个,其中年交易额在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就有71个。纵横交错的流通服务网络,让广大城乡居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目前,各种商业业态在沈阳遍地开花,大型超市、专卖店、专业店、大卖场、便利店、百货店、折扣店等新型业态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连锁业的快速发展,让百姓享受到了现代商业带来的便利。2007年,沈阳市新增旅游、图书音像、物资回收、电子通讯、石油、化妆品、医药、洗染、房产中介等行业连锁企业29家,新增店铺619个,使全市连锁企业达到367家,店铺5120个。连锁业种不断增加,业态日渐多样,领域不断延伸,多品种、多业态、多行业的发展新态势在沈阳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