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头八月七日电 题:潮汕独特成人礼——“出花园”
作者 李怡青 李瑞丹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在潮汕地区,还有另外一种独特的成人礼风俗——“出花园”。
“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不论男或女,到了十五岁(虚岁)这一年,孩子的父母就要筹办孩子“出花园”。这天过后,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告别童年进入了成年,真正踏上了人生之路。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新衣,脚着红木屐,呆在家里不能出门,父母则忙着准备一顿特殊的“成人餐”。
出花园习俗,潮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儿;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但在形式上总体大同小异。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那天,男孩要吃公鸡头,女孩要吃母鸡头或鸭头。澄海、潮安、饶平等地习俗要用十二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揭东、普宁、惠来等地要让孩子吃猪肠猪肚,俗称“换肠肚”。
中午进餐时,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张先生回忆儿时“出花园”的情景仍记忆忧新。他告诉记者,在这一天自己只能呆在家里,而且看电视的时候,不能看悲剧或打打杀杀不吉祥的片子。印象最深的是那天一连吃了十五碗汤圆,虽然一碗才两颗,但还是吃怕了,直到现在一听到吃汤圆还会反胃。
而为什么选择七夕节举行这个成人礼?那是源自“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人间妇女都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相见的时候向她献上水果、凤仙花,乞求智巧,因此七月初七也是中国的“乞巧节”,选择这一天“出花园”,其寓意也在个“巧”字,父母指望儿女长大后,能出类拔萃,聪颖灵巧,成为栋材。
随着时代的变化,“出花园”的习俗在潮汕大地上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依然按照着古时的仪式,但在城市里及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出花园”的习俗已经演化成一个简单的仪式,甚至是成为大人们大讲排场筵开酒席的借口。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