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日,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民众自发在“鸟巢”、水立方前聚会,高举国旗,高呼“中国加油、奥运加油”。中新社发徐长安 摄
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8月8日晚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中国各民族儿童簇拥着鲜艳的中国国旗入场。 中新社发任晨鸣摄
中新网8月11日电美国《侨报》发表时事评论文章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只是标志着中国跨过了走向强国的起跑线,前面的路还长,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冷静。把世界的目光凝聚在北京的舞台上,固然可以增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但跨越强国的“高栏”毕竟不像体育层次的跨栏那么简单。
文章摘录如下:
第29届奥运会的圣火8月8日在北京点燃,开幕式的恢宏场景带着鲜明的中国元素,迅速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从奥运开幕式结束后的第一时间起,相关评述文章已经铺天盖地,无论是对中国人整齐划一的表演叹服,也无论是对开幕式呈现的包容姿态赞美,很多人没有想到,在经历了火炬传递中的波折、经过了大地震的洗礼后,中国仍然能把一场“视觉盛宴”演绎的如此完美。有论者称,一场开幕式文艺演出让疑虑和误读顿时烟消云散。英国路透社发出惊叹:“焰火与鼓声中,中国大门向全世界打开”。
此言不虚,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遵循的概念正是“给中国一个机会,还世界一个奇迹”。尽管这个“奇迹”经过了漫长的百年酝酿,表现得并不轻松,但也必须承认,来自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聚集一堂,不仅是奥运会的奇迹,也是人类社会的奇迹。这是中国用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在人类历史上写下的恢宏一笔,从人们的赞扬和称颂中就可以看出,此次奥运会之于中国的确具有“成年礼”的色彩,至少让人们听到了一个大国崛起的稳健脚步。
也许很多赞美只是基于一种表象的认识,而一场文艺演出,即使达到了美轮美奂的程度,也不能承载中国人的全部诉求。因为就是在上个世纪初的一个8月,西方8个“文明国家”的坚船利炮彻底打碎了中国人的大国梦,在其后的百年间,中国内忧外患,饱受磨难,以致积贫积弱、民不聊生。如果把这些苦难诉诸言表,力争把奥运会的每个细节做到完美无缺,并不仅是为了彰显一种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传达一个信息——昔日的“东亚病夫”已经脱胎换骨,百年的奇耻大辱已经化作了强国的动力。
实际上,即便出现这样那样的说法也不难理解,人类在自我认同和被他人肯定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带有理性主义色彩。比如西方一些人曾对北京奥运火炬传递阻挠,无非是希望让中国各方面都达到他们的期许。而北京顺利举办奥运会的事实再度表明,“求同”的前提必须“存异”,消弭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如同不能用强权实现世界和平一样,他们一厢情愿的结果换来的只能是更深的矛盾。
遗憾的是,有些人并没有从火炬传递中汲取教训,直至今日还时时刚愎自用,倒是中国大陆在寻求自我肯定的同时,又在积极寻求被世界肯定。以此次奥运会开幕式为例,虽然在“画卷”上展示的是5000年民族文化的底蕴,当两位歌者站在“同一个地球”上高唱《我和你》的时候,谁也不能否认这就是北京,现代文明普照下的北京具有强烈的包容性。站在这个基点看,中国人当然有理由欢愉,原因是出现这种“内在”的变化只经过了百余年,百余年的时间虽然不算短暂,而相对于几千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观念可谓翻天覆地,不仅包含了今天的中国人对外部文明的认同,也充分说明人类各种文明的对接需要相互尊重。
实事求是地说,一场运动会的开幕式再完美,充其量也只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为此而大加礼赞显然不算理性,开幕式的完美不能代表本届赛事已经完美结束,也不意味着像加拿大《环球邮报》说的“中国征服了世界”。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只是标志着中国跨过了走向强国的起跑线,前面的路还长,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冷静。把世界的目光凝聚在北京的舞台上,固然可以增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但跨越强国的“高栏”毕竟不像体育层次的跨栏那么简单。(王龙)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