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不应该给陈艳青冠上“举重天才”的称谓,因为我们知道她在训练中付出的刻苦努力。不过,陈艳青的举重天赋确确实实是早有显露,她的老乡和亲戚就是最好的人证。
幼时扛着石头跑 昨天(11日)下午陈艳青比赛时,留在家中帮陈爸爸招待客人的是艳青的叔叔陈祖达,他跟记者聊起了很多艳青小时候的趣事。
“艳青走上举重这条路并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是偶然的。”陈叔叔说。在艳青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与同龄孩子的不同之处。跟她的两个姐姐不一样,两三岁时,艳青的身材就已经比其他的同龄孩子要壮多了,因此大家都喜欢喊她叫“大囡囡”。艳青小时候脾气性格都像男孩子,也喜欢跟男孩子一起玩,力气一点也不输给他们。村子附近有一座采茶山,村里的小孩子都喜欢去山上玩石头。别的小朋友都是把石头滚着玩,而天生神力的艳青可是扛着石头跑的。
干农活力气超常 西山岛盛产小红橘,陈艳青小时候经常要跟着父母上山采橘子。在别的小朋友还都只顾玩耍的时候,懂事的小艳青已经可以帮着父母干农活了。她帮着父母把采下来的橘子扛回家,每次都要扛着二十几斤重的一筐走十多分钟的山路。
家里的大人最早发现艳青力气超常是在她五六岁的时候。“五六十斤的石头,大人们都不一定搬得动,可她一下子就抬起来了。”陈祖达自豪地回忆道。从此以后,小艳青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力士”,并由此逐步走上了举重之路。
老家成了“冠军村” 陈艳青在雅典奥运会(搜狐联想2008奥运、联想官网)上一举成名,陈巷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冠军村”,村口还开了一家“冠军村农家乐饭店”。陈巷的很多乡亲都是从小看着艳青长大的,他们口中艳青还是那个朴实的农家女孩。坐在村口纳凉的张阿姨告诉记者,艳青每次回来看到她都会亲切地跟她打招呼,一点也没有奥运冠军的架子。当年,艳青的母亲经常跟邻居抱怨说,人家的女孩子走路都是规规矩矩,只有她家的小艳青走到哪都喜欢蹦蹦跳跳,家门口三四级的台阶,她总是一步就蹦下去。“当时我们就劝她妈妈不要担心,说一般越是调皮的小孩将来越有出息,没想到还真让我们说中了!”张阿姨如是说。 一顿能吃半筐枇杷 陈艳青的婶婶金惠萍告诉记者,其实小艳青的聪明伶俐留给她印象最深。在村里小学读书的时候,小艳青可是经常在班级里考第一名的。艳青从小跟着大人学干农活,即使后来当上运动员拿到冠军,回到家一样会帮家里人摘橘子、采茶叶,样样活儿都是好手。
因为家里是种果树的,艳青从小就喜欢吃水果,最喜欢的就是枇杷。“当运动员的胃口都大,艳青一次最多能吃半筐枇杷。”婶婶边说边向记者比划果筐的大小。每次苏州体育局有人去北京,陈爸爸都会托他们给艳青带十几筐水果去,还嘱咐她分给教练和队友。(全国晚报奥运报道团供稿)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