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宋涛记者葛西劝、徐华)建设“保定历史文化名人苑”、举办河北梆子艺术节、拍摄反映保定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影视剧……未来三年,20个文化名城建设项目将成为古城保定再创文化发展新优势的强力助推器。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现代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9处,同时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如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保定市日前出台了《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决定从强化项目入手,谋划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品牌、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城市形象推介、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等5大领域的20个文化建设项目,通过三年努力,再创文化发展新优势,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实现文化强市发展目标。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该市把“保定历史文化名人苑”、“关汉卿大剧院”、保定市文化体育中心、保定市古玩市场作为建设重点,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提高保定文化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举办河北梆子艺术节、“中国·白洋淀”旅游文化节、“中国·保定”空竹艺术节、中国狼牙山登山节、“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中国·保定”篮球文化节和红歌演唱会,以及以保定革命历史为背景的红色电影展演,红色旅游为内容的“红色文化周”,打造精品大戏、加快做大做强保定动漫基地、拍摄反映保定重大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影视(片)剧、组织编纂一套全面反映保定文化的系列丛书,打造一批展示文化名城形象的靓丽名片。
抓住提高保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键环节,注重以各大主流媒体为平台,加大“文化保定、山水保定、魅力保定”的宣传力度。一是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开设“文化活动专栏”,举办戏曲擂台赛,保定籍文化名家访谈等系列节目,通过大众传媒,推介保定文化底蕴。二是拍摄推介保定文化、展示保定魅力的大型系列专题片,在国内外知名媒体进行宣传。
挖掘、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重点恢复、开发古莲池“十二景”中的蕊鐘精舍、鹤柴、绎堂“三景”,组建莲池书院研究会;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加快总督署西路恢复建设;尽快启动实施对淮军公所等知名文物古迹的修缮和保护。
据悉,目前保定市已成立了保定市文化大市暨文化名城建设委员会及市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了文化名城建设专项经费、文化精品创作奖励资金,并增设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同时,充分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精品创作、文艺表演、文化创意、文化经纪、文化企业家等人才的引进力度,有计划地选拔一批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到省以上重点院校、艺术院团进行培养。
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化品牌、系列文化活动、城市形象推介、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等5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