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遗”重在扎根
俞生
广州市文化局近日公布了广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广东音乐、醒狮、粤剧、广绣、广彩、牙雕、玉雕等领域共30名传承人入选,平均年龄64岁。
|
“非遗”绝后,这并非广东独有的现象。既然称之为“遗产”,就说明它们是时光的礼物。千百年来,它们曾经那样生机盎然、风行不衰,然而,传统农业文明的消逝带走了赖以生存的土壤,许多“非遗”都无法跨越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断层。以地方戏为例:上世纪50年代尚有367个剧种,目前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剧种消亡;若听之任之,20年后中国的绝大部分传统戏剧将成为绝响。
事实上,当代人的生活虽然多姿多彩,但仍有许多等待“非遗”们填补的空间。近代以来,列强的坚船利炮迫使中国社会踏上了现代化进程,文化衔接上的巨大断层、经济落后带来的文化自卑,让人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常常忽左忽右,找不着北。如何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建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形态?只要直面这个长期的课题,我们就不得不追本溯源,向长期视而不见的、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精华寻求支撑。
而关键在于,需要寻找、或者通过培养受众创造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契合点。一旦有了契合点,传统文化就将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新的受众也将推动传统有新的发展。比如,现代的商业运作不但让《牡丹亭》长期驻演北京,为列入“非遗”的昆曲造就了群众基础;其票价最高达1.2万元的厅堂版一票难求,则在当下生活中成功地复原了昆曲原生态的“家班”演出形式。而就此次新闻中的“非遗”项目来说,作为有创意的休闲方式,教十字绣的商铺颇受普通女孩欢迎,而粤绣能否考虑这样教授一些ABC呢?旅游纪念品全国一样常常为人诟病,具有地方特色的榄雕、木雕、玉雕等能否更多地作为广州的纪念呢?粤剧粤曲可否进入学校的兴趣小组,有着这样的童年印记长大的孩子多了,观众还会后继乏人么?……
现代社会并非不需要传统的滋养,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精华在当下生活中并非没有立足之地。然而,这些立足之地在哪里?如何找到这些平台,将传统引入现代?这些都有赖于有关部门的认真思考和探索。传统文化列入“非遗”固然是个好的开始,但是,如果没有具体到位的细则,“非遗”不能扎根民间、成为我们时代文化的一部分的话,那么保护就很难真正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