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市社科院发布《2008年深圳蓝皮书:深圳社会发展报告》,对全市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盘点。据悉,这是深圳首次就社会建设发布蓝皮书。
《深圳蓝皮书》是全面反映深圳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年度报告,从2003年起每年发布一次。
从今年起,《深圳蓝皮书》正式扩容为《深圳经济发展报告》和《深圳社会发展报告》两本。
“相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事业发展起步较晚,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公共治理结构的构建尚在起步阶段,有大量发展与改革问题值得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深入探讨、试验和推进。”深圳社科院院长、《深圳蓝皮书》主编乐正教授在首发式上透露,中国社会建设起步比经济体制改革至少晚了10年,深圳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杀出一条血路”,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也要先行先试,深入过去关注不到的社会发展领域。
另外,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十七大又将“社会建设”提高到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深圳近年来的社会事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包括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建立、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居住证制度的实施、综合执法的推行、城市化转地等。这些亮点也值得向全社会推介,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深圳适时推出《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以期突破“经济特区”的狭隘范畴,由探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先锋队转变成为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排头兵。
蓝皮书的总报告比较详尽地阐述了2007年深圳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并对2008年深圳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通读报告可以发现,民生是报告关注的焦点。
据乐正透露,由于是首次发布社会发展蓝皮书,因此发布时间较晚,而2009年的社会发展蓝皮书将在下个月启动,《社会发展报告》将与已有的《深圳经济发展报告》、《深圳文化蓝皮书》和《深圳劳动保障蓝皮书》一起在明年“两会”前推出。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