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监管措施,加大监测力度,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秩序,保障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
建立责任机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印发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成立了市、区(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处室负责人组成,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状,一线管理员与全市24297名食品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保证书,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分解、措施到位。
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通讯畅通、指挥灵敏、行动迅速、应对及时。
强化安全监管,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实施分类监管:一是对比赛场馆、训练场馆等周边食品经营者进行排查,对主体资格合法有效、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过期食品、无假冒伪劣食品、无来源不明食品。二是对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重点旅游景点,以及重点商业街区及周围的食品经营者,加大巡查频次,实施动态监管,取缔无照食品经营者。
引导企业自律,营造诚信市场环境
指导商场、超市从连锁配送到自行采购的食品,建立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保证经营的食品质量合格。引导批发、农贸市场的开办者,对市场经营者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围绕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有效证件、货源渠道证明、索证索票情况,实行管理台账制度,引导市场经营者建立“四制”,即:一户一档制、实名登记制、证明登记制和实名公示制。对食杂店重点引导其执行进货台账制度,做好进货台账的使用和保管。
加强质量监测,严把市场准入关口
有重点地抽查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重点食品,加大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的监测力度。一是对涉奥场馆及酒店的周边区域食品经营者经营的食品;二是对肉罐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饮料等重点食品;三是对不合格的食品实行食品经营者和属地工商部门监督退市、销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