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8月27日电(记者朱剑红)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奥运经济”也成为一个使用率很高的“热门名词”。奥运究竟会给中国经济来带多少好处?对此,人民网记者对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进行了专访。
王一鸣认为,奥运经济对奥运主办国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就是奥运场馆建设和关联的基础设施投资形成的增量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第二就是由于主办奥运带来的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部门,比如金融、通讯、物流、旅游、会展、广告等等这种关联服务部门的发展,以及服务领域的消费带来的增量消费,对主办国的经济贡献;第三,由于主办国举办奥运会带来的经济繁荣的心理预期,如股市上说的奥运行情、奥运房市、奥运价格、奥运走势等等,这种心理预期变化会带来这种财富效应,对主办国经济会有所影响。
那么,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那些好处呢?王一鸣为人民网记者算了笔经济帐,由于主办城市是北京,奥运对北京经济的影响相对较大。2001年申奥成功到2007年,从统计数据来看,北京的GDP年均增长率是12.4%,人均GDP也近乎翻了一番,从2001年3265.2美元,提高到2007年7654美元。去年,北京的GDP总规模已突破9000亿,今年很可能突破一万亿。这七年间,北京的GDP平均增长率比申办奥运前的7年提高了1.5个点。
从全国来看,2001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10.5%,2003年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是10.8%。
面对这些成绩,王一鸣表示,奥运无疑在这中间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能过高的估计这种作用。
“奥运期间,场馆和关联基础设施的投入大约是3000亿,3000亿的投资在全国总投资规模里面占的份额是非常小的”王一鸣解释,“这3000亿是分在七年里面投,如果再放大一点,放在2003年到2007年的投资高峰期,一年也就是750亿,750亿占当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份额非常小。而北京的GDP为9000亿,大概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6%,因而,奥运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有限的”。
王一鸣表示,过去七年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最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来自于国内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当然也来自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坚定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化。
据统计,在过去七年中,住和行的消费比重,包括住房的消费、汽车、通讯的消费,现在已经占到消费总支出的24-25%,约占总支出的四分之一。消费升级带动了一批关联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支撑经济发展最快的钢铁、建材、机械、电子、汽车、房地产业,相对于80年代的轻工纺织、90年代的家电业来说,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本技术更加密集。“这些产业从起步到饱和的周期拉长了,无形中把经济的上升周期拉长了,这都得益于消费结构升级。”
另外,劳动生产率提高也是非常明显的。据国外一些机构的计算,这些年,中国劳动生产率每年大概提高20%左右。王一鸣说“如果没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很难理解过去经济上升期过程中为什么我们能保持高增长、低通胀。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了工资上升的幅度,所以才能保持高增长、低通胀。”
在此基础上,我国的产业规模发展迅速。每年新增钢产量1亿吨,新增电力装机一亿千瓦,供给能力也大大增强。王一鸣表示,我国现在的供给能力远远超过了国内需求,由于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使得剩余供给能力在国际市场得到有效的释放。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因此王一鸣认为,奥运会只是其中一个加快这种过程的因素。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还是来自于以上这几个方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