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8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说,审计结果表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中,部门本级存在的问题金额293.79亿元,部门所属单位存在的问题金额170.7亿元。
这期审计报告使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问题金额的多少,而是审计报告又开始指名道姓了。在报告中,有20个部门和单位被点了名。
记得前几年屡屡刮起“审计风暴”,其中,与审计报告的指名道姓有很大关系。从2006年起,这一做法有所改变。是年6月,审计署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作的《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中,除了提到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名字,通篇再难看到其他部委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宏观的共性的表述。2008年7月4日,审计署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报告依然没有公布违规者的具体名单。
“审计不点名”,百姓怎么去监督?
曾有审计署官员说,审计署更关心“点名”以外的问题,报告近年来持续变脸,相比对制度缺陷的反思,点不点名,点多少部门的名,已经成了细节问题。
这话有道理。但在我看来,制度建设与审计点名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在坚持审计点名的同时,不懈地完善审计制度。审计报告还是“点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