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一些城市的房产企业开始裁员。种种迹象表明,国内房地产企业进入了一个人力资源的调整期。
房企自行“瘦身”
有关各地房地产企业裁员的消息,正冲击着原本已经危机四伏的房地产行业。
|
8月初,在重庆市江北区某房地产企业上班的近10名员工收到了公司下发的停止续约书和提前解约书。据称,公司员工总数为60多名,裁掉了10人,裁员幅度达17%。
而重庆市目前像该公司一样裁员的中小房地产企业至少有10家,企业闪电裁员后,许多原来十几、二十几人的部门只剩下五六个人,裁员幅度最大的超过75%。
成都地区两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近期也在裁员。据称,由于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其中一家公司已将本地招聘的75名员工中的60名裁掉。
今年下半年,不少广州房地产企业都有裁员的现象,而小型房地产企业裁员最多。广州某小型楼盘的售楼经理称:“我们的楼盘已经卖得差不多了,销售人员将只保留目前的1/4左右。”
广州某地产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为了保持团队的相对稳定性,更多的房地产企业采用的是自然减员的策略。由于员工跳槽及大学生毕业等缘故,每年7月底以后都是房地产企业招聘的高峰期,一些企业不准备招新员工,再加上跳槽员工及退休的员工,基本可以实现自然减员。
郑州一家成立还不到5年的房地产企业,这两年一直在进行城中村改造。2007年,公司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在一家商务中心租了两层作为办公场所,新招了一批办公人员,策划部、宣传部、销售中心等部门设置齐全。
但今年上半年开始,公司资金开始紧张起来,公司员工3个月没发工资。到了5月份,公司更是出现了混乱的现象:老总经常不来公司,打手机也联系不上;几位副总也不露面。更让人吃惊的是,5月份,公司贴出一张通知,要求一批人员另谋职业。
距离第一次裁员还不到一个月时间,该公司又下发了第二份通知,说公司的销售已经承包给一家专业的销售代理公司了,因此原来的销售人员全部清退。
据介绍,不仅是一些小型房地产企业,就是一些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在裁员。郑州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今年陆续裁员200多名。该公司一名中层人士介绍,实际上从过了春节公司就开始裁员了,只是最近的力度比较大,仅办公室和物业两块儿加起来就裁了将近一半。
近期,在北京、南京、深圳等一些重点城市,房地产企业裁员的消息呈骤然猛增之势,为数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均已进入一个人力资源的调整期。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房地产经纪公司也卷入了裁员风暴。据已公开的信息显示,河南居易国际集团也正准备大规模裁员,裁员幅度可能高达40%,涉及行政、后勤、工程及技术等部门的人员。
居易国际一直定位为房地产全程服务管理商,除郑州之外,北京、沈阳、济南、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居易国际均有“涉足”。居易国际的员工多达几千人。如果按40%的比例计算,居易国际此次裁员至少会裁掉1000人左右。
事实上,房地产危机的传导效应在向更大范围内扩散,一级市场的谨慎让中介市场加快收缩战线的速度,还有一些销售公司的人员因为销售不济而自动或是主动地失业。而销售人员的流失若导致销售不顺畅,则会令一手房市场更加难以恢复元气,这简直就是走入了恶性循环。
房企裁员动机何在
“四面楚歌!”重庆市国土部门的一位官员针对眼下房地产企业的状况如此感慨道。重庆某房地产企业员工表示,他所在的企业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可能有近5000多万的债务还未还清。同时该企业现在手中惟一一块可以操作的项目仅有10余万平方米,目前楼盘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利回款。
一位自称被裁掉的网民在博客中表示,地震以后,成都某房地产企业在建项目受到极大冲击。而公司在前期招人时对于编制没有太多考虑,本来可以一个人做的事,居然招三个人来分着做,造成人力资源膨胀,实际上早就给裁员埋下伏笔。
事实上,市场的不景气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开发速度放慢,工作节奏也降下来,现在完成一个项目比原来所用的时间都在翻倍。项目开发速度的放慢也使得房地产企业不需要那么多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一手房市场的萎靡效应迅速传导到二手房市场。一手销售不畅,二手销售吃不饱。地产公司的裁员成为一个浮标,直接影响到销售公司甚至二手中介。这些机构的人力资本所占比重高达50%,他们更迫切需要开源节流。
据称,重压下房地产企业用人策略也出现裂变。为了加大融资力度、扩大现金流,开发商在人才的薪酬定位和职位选聘上也呈现了新态势。
智联招聘2008年上半年猎头报告显示,2008年,房地产行业整体薪酬水平继续增长。项目总经理这个职位依然是最紧俏和薪酬最高的职位之一。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前期拓展总监、研发总监到中期的工程总监再到贯穿项目的品牌营销推广总监都依然是地产行业中高端人才最值得关注。
由智联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房地产业的人才求职数量的增幅明显高于需求数量的增幅,其中“工程监理/质量工程师”和“施工员”职位求职人数的增幅明显。因此开发商对于此类人才的招聘和解聘均比较随意,类似此类的一般职位员工也可能是开发商裁退的“重点”。
裁员能否拯救房企
据相关资料显示,现今房地产企业热门职位如工程总监、营销总监的年薪大约在20-30万元;具有资本运作能力的财务总监,年收入起薪约在20-50万元;负责策划和营销的副总经理,年薪则可以达到40-50万元;项目总经理年薪则在80-100万元左右。
某知名地产大鳄就在为其2007年的狂热拿地付出“代价”。据介绍,因为资金链紧张,原材料供应不足,很多项目进展缓慢,人员出现“冗余”。日前,公司要求所有员工在合同中补签同意在北方地区项目部随意调动的条款,同意者留下,不同意者自动走人。
中原房地产顾问公司总经理李文杰表示,裁员没有多大用处。房地产企业“自救”在于几个方面,如拓展出让股权、海外私募、房地产信托等多种融资渠道,增加现金流;如果融资渠道不畅,就要考虑楼盘降价,回笼资金;企业要评估自身的财务状况,统计未来6-12个月的应付账款,如果应付账款超出企业资金承受能力,宁可卖地或弃地、舍弃定金,舍“小”取“大”。
对于下半年销售情况的预测,有关专家指出,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政策适度的调整,贷款有保有压,适度支持消费,市场朝着总量基本平衡,价格基本稳定的方向发展。这种可能是很大的,因为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和销售面积的下降,改变了往年供求紧张的局面,使供求关系日趋缓和;加上住房供应结构的改善、部分城市房价回落,达到这个目标得有一定的基础。
另外一种可能是市场继续观望,销售低迷,一些房地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资金更加趋紧,价格与销售双双下跌,使企业和市场陷入困境。
有关专家坦言,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近期是比较难熬的,这对今年下半年乃至于明年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尽量争取前一种情况的到来,防范后一种情况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