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词汇量,新奇的拼音构字方式,上海话最近成了能用键盘“敲”出来的方言。“上海话输入法”作者、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认为,家乡话是当地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传递某个地域人群性格特征的“味道”,也给这个地域的人一种归属感。
这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处理讲方言与推广普通话之间关系”的大讨论。
上海方言居然有了“输入法”,在数字化时代,方言享有与普通话同等的地位的,确实还不多见。于是,有人担心方言输入法的出现会撼动“普通话”的老大地位,甚至会影响到“普通话”的普及教育。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担心纯属杞人忧天。
事实上,关于方言的认识其实早有定论,方言作为一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地方文化艺术是“血肉”的话,那么方言无疑就是支撑它们的“骨架”。东北的二人转,四川的方言小品,甚至于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其实都是方言文化走向大众并广受欢迎的明证。试想如果没有了扎根乡土的方言,很多艺术形式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精湛的地方艺术也将无法散发它们的芳华,并为广大群众所欣赏。而放诸“人人说普通话”的教育背景下,方言不仅并不强势,甚至可以说是日渐式微了。于是,即便从保护文化多样性,护佑一地文化根基的角度出发,如何给方言留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都应当成为提上议事日程的话题。
此外,“方言”与“普通话”其实本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般的“非你即我”的对立关系,恰恰相反,同样是语言,而且是同宗同源的语言,地方方言与普通话之间非但并不相斥,而是有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诸多的关联,学习方言与学习普通话,更可以也应该是并行不悖且互有助益的。现实中,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们,他们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当然堪称全国翘楚,不过,在台下的才艺秀时,很多主持人同样说得一口流利的家乡话,可见,说方言并没有影响到他们普通话的水准。从这个角度来看,假如为了学好普通话,便以压制方言,不说方言为代价的话,倒实在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不难设想的是,没了方言,我们不仅将失去更多生活的乐趣,更将失去很多建基于其上的地方文艺。
基于上述观点,上海大学教授创造的“上海话方言输入法”,其实大可不必视做方言对于普通话地位的挑战,对于方言的民间复归,倒是不妨给予一些善待和护佑。“方言”与“普通话”,其实不妨少些对立视角,对这“本是同根生”的二者而言,即便是“鱼和熊掌”,也完全可以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