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为期两天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和衷共济:中国与世界共存之道”,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和”为核心概念,议题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哲学、国际关系等中国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中新社发汤彦俊 摄
中新社上海九月九日电 (许晓青郑莹莹)“软实力”与中国崛起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这一命题炙手可热。
多位华裔学者在论坛上表示,“软实力”这一语汇在中国提出,本身就是国家思维进步的一种象征。
一般认为,“软实力”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指以非强制手段达成国家目标、实现国家形象和魅力再造的一种能力。近年来,“软实力”一词较为频繁地出现在有关中国发展的理论论述和新闻报道中。
知名华裔学者谭中表示,“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这透露出政治人物的睿智;中国倡导“和平崛起”,提升“吸引力”、“感召力”,可谓高明之举。
与会的大部分专家认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是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在肯定京奥塑造中国正面形象的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不是借奥运就能一步达成的。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辛旗提出,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外界展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要素,这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表现,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何将中华文明的精髓化作一种长久性的深层次表达,而非脸谱化的市场行销,这才意味着“软实力”的根本提升。
复旦大学孟建教授也提出类似观点。他说,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因奥运的举办而一蹴而就。
对于中国“软实力”发展的前景,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软的更软,硬的更硬”,这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和技巧;也有人建言,中国“软实力”及话语权构建,不能单靠“政府发言”,还需要大众、传媒等多种媒介发声。
谈及呼之欲出的“中国新形象”,德国前经济与劳工部长沃尔夫冈·克莱门特坦言,“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创新国家”。
与此同时,也有多位专家建议:奥运之后,中国的国际定位与“民主化”之间的关系仍需从长计议。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称,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专注于“中国学”方法论研究的学者则提出,随着中国和平崛起的轮廓日渐清晰,“软实力”有望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解读中国现状及未来的“一把钥匙”。完
(责任编辑:李恺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