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二日电(记者刘长忠)为有效保障中秋、国庆期间食品质量安全,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今天上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监管确保“两节”食品安全。
通知指出,“两节”期间,各级质监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对奶制品、酒类、饮料、茶叶、方便食品、炒货、糕点、化妆品等节日热销产品,组织实施专项监督抽查。
通知强调,各地要以食品安全为主线,结合节假日特殊时段,加大二十八大类食品无证查处和对热销食品的执法打假力度。凡发现存在无证生产销售、制假制劣、伪造冒用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冒用QS标志或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违法行为,依据产品质量法、特别规定等从严处罚。对节假日热销食品,要重点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期变质食品、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保障供应灾区群众和涉及残奥会的食品质量安全力度,全面组织开展食品“两打”活动,整治生产条件恶劣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环境,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通知要求,各级质监部门要严厉打击食品黑窝点故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及时掌握本地小作坊关、停、并、转和新建立小作坊情况,严防不具备基本安全卫生条件的小作坊死灰复燃,不断加强和完善食品小作坊监管制度;严防食品小作坊因节日食品热销,粗制滥造甚至生产假冒伪劣食品,重点加大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小作坊制的排查,杜绝死角,严防个别恶劣行为影响整个地区食品安全形象。
通知同时表示,对具备基本安全卫生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在确保其保持条件的基础上,鼓励其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利用技术监督优势积极为小作坊创造条件,改善安全卫生水平。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