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妥协每月少开三天车
单双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就实行过。当时,曾出现领导的车、出租车、公交车和市政用车不受单双号限制,一些单位因有特殊通行证,也不受单双号影响。然后就是很多单位都去找路子开证明,一些私家车也渐渐开出了这个证明,有的甚至出现假冒的。
|
而在去年“好运北京”赛事实行单双号(8月17日至20日)之后,“能不能成为常态”的话题就热议了好一阵子。当时有个调查显示:没车的受访者中,78.2%的人赞同单双号限行长期继续下去;有车族中61.9%的人明确表示反对。
现在,长达两个月的单双号限行就快要过去了,所引发的讨论远比去年热烈,观点碰撞也更为激烈。不过和去年一样,我依旧认为“妥协”是最好的出路——每月少开三天车。
“每月少开一天车”的倡议,已经被广泛接受,但事实上这项活动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功效。绝大多数私家车主并不会像出租车司机那样每天都开着汽车满街跑,“每月少开一天车”在无意之间也就完成了。因为大家都是在“无意之间”完成的,在大街上自然什么也看不出来。而少开三天车则不同,需要有意识地去完成。
具体的做法就是车牌尾号是几,在每月上中下旬相对应的日子里,就不要上路了(31日或者可以留给大家体验拥堵,或者再想别的办法,不然对尾号是1的车不公平)。这样每天上路的汽车始终减少10%,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大家或许可以回忆一下,北京中非论坛期间,机关单位的公车被封存了一半,所有的司机都感觉那几天车好开多了。而事实上,当时也就减少了40多万辆车,也就是当时汽车保有量的百分之十几。尽管现在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比那时候又有所上升,但北京的城市道路建设也在不断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每月少开三天车,对车主生活的影响应该是很有限的,大家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些,多半也不会有人动“再买一辆车”的脑筋了。
单双号作为一项应急机制,效果明显,也值得长期存在。比如我们可以立法规定,空气质量降到某一程度时,单双号自动启动等等。
应急机制关键在于它能应急,如果变成常态,功效多半会渐渐消失于无形。如果没有新的应急机制跟进,遇到情况恐怕更着急。 本报评论员木人(编者:欢迎读者来文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