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日至10日,南阳市卧龙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区人大代表,对全区59个基层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视察,这是继2007年7月份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为跟踪督办重点代表建议而组织的第四次专题视察活动。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卧龙区社区建设也在人大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昔日的“游击队”如今都拥有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社区的功能也日趋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医疗卫生保障、治安综合治理、便民服务项目,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享受到组织的关怀。在视察过程中,群众把溢美之词授予社区的工作者,而社区的“区长”们却向人大代表表达着心中的感激:多亏了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才让我们这些“游击队”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游击队长”的苦恼 2006年春,卧龙区7个街道共有59个社区相继挂牌成立,为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障。但由于有很大一部分街道是刚刚从乡镇划分过来的,经济基础薄弱,致使50%以上的社区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公场所。条件稍好些的社区可以租赁一至两间破旧的民房,条件差的就只有将社区的牌子悬挂在某个单位的大门旁边,在“噼啪”作响的鞭炮放过之后,近一半的“区长”便开始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作战”,被人戏称为“游击队长”,品味着“寄人篱下”的尴尬。今天在这个单位借居两月,明天在那个单位借居半年,组织社区活动或落实上级部署的任务,这些“区长”们大多是通过移动电话一遍遍的通知,需要上报材料和统计数字时,她们就要一家家、一户户地上门收取,工作强度大不说,因为社区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一条条为民服务的承诺就成了空话、假话,群众信不过,领导不重视,工作难以开展,活动无法组织,社区成立时仅有的几位干部也觉得工作没有前途,精神不振,人心思走,社区工作进展缓慢。为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一批有理想,有责任心的社区干部开始行动起来,找组织、找人大为社区建设奔走呼吁。
人大代表向政府亮“红灯” 2007年,在卧龙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视察活动。在视察中,人大代表倾听到越来越强烈的群众呼声,一致要求加强社区建设和规范社区管理。本着为民请命的责任感,祁娜、刘远清等十位代表在人代会上率先提出“关于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和管理”的建议,引起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将此项代表建议列为当年重点办理的民生建议之一,由区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包红伟亲自主抓。在代表建议交办会议上,此项建议由区民政局负责办理。2007年6月,区人大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民政局督查建议办理情况。民政局在答复中认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条件还不成熟,政府将密切关注此项工作,待上级专项资金拔付到位,将尽快展开此项工作。对于这个答复意见,代表们认为:政府过分强调客观,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理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从而对答复意见投了不满意票。区人大常委会在听取了代表意见之后,经过研究,果断作出决定:答复意见不予通过,发回重新办理。针对民政部门在办理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区人大常委会建议民政局、财政局、人劳社保局联合办理此项建议,由民政局领衔主办,三个月后重新报告办理情况。
卧龙区开展“社区建设年”活动 为办理代表建议发出“红牌”警告,这在卧龙区人大历史上还属首次,引起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为确保在9月份的建议答复中给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一个满意的办理结果,6月25日,区政府召集区财政、民政、人劳社保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社区建设问题。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摆向阳亲自主持会议,要求成立社区建设专项领导小组,他本人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在两周之内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办理代表建议要扎扎实实,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代表满意为标准,如果在再次提交办理意见时,代表仍不满意,就要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7月16日,区政府围绕这项工作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在会议上,卧龙区政府通过了开展“2007-2008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的决定,制定了用于提高社区建设水平的“一二三四五”工程规划,即:“一”、坚持党委一把手对社区建设的领导;“二”、搞好两项建设,一是搞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搞好社区基层组织网络建设;“三”、加强三项管理,一是计划生育管理,二是治安管理,三是城市管理,特别是小街小巷的环境治理;“四”、开展四项活动,一是开展卫生、平安、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二是模范家庭、邻里、楼栋的评选活动,三是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四是共驻共建社区活动;“五”、搞好五项服务,一是社区就业服务,二是社区救助服务,三是社区保障服务,四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五是社区志愿者服务。“一二三四五”工程,为卧龙区社区建设绘制了宏伟的蓝图,明确了社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让社区“区长”们有了工作的动力和压力,为卧龙区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资金问题上,区政府决定以全市正在推进的城市社区建设为契机,在“社区居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年”大干加巧干,创造条件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现有29个没有办公场所的社区在2007年底50%拥有自己的办公场所,2008年底,卧龙区要彻底消除社区无办公场所现象。
社区为群众撑起一片天 卧龙区政府从实际出发,扎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得到代表们的充分肯定,区人大常委会认为重新办理的代表建议,责任到人,计划周密,措施得力,制定的规划切实可行,为社区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代表和群众对社区的明天充满信心,对此次答复代表满意率达100%。但好的计划只是一个良好开端,为防止建议办理成为纸上谈兵,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民政局将资金落实情况,社区队伍建设情况,社区设施建设情况以书面形式,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报告,区人大常委会也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代表对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视察督导,确保社区建设高标准、按计划完成。在区人大常委会近两年时间的不懈跟踪督办下,卧龙区政府向上争取资金170万元,政府自筹资金1000万元,动员社区驻区单位集资80万元,合计1250万元资金用于社区建设,截至2007年底,使16个社区拥有了自已的办公场所,新增房屋面积6000平方米,超额完成预定任务。2008年8月,剩余13个无办公场所的社区也已全部开工在建,年底前可全部投入使用。
在社区管理方面,卧龙区结合市直下派、区级委任的办法,先后有24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各个社区,切实加强了社区党的组织建设,自治组织建设和服务性民间组织建设。政府还鼓励各职能部门服务进社区,使社区功能扩展到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计划生育、医疗卫生服务、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实现了卧龙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跨跃。
如今,当你再次步入卧龙区每个街道社区,迎接你的首先是社区干部饱满的精神面貌和热情真挚的笑脸,整洁的办公室,崭新的办公设施,洁白的墙壁上,是生动、详实的社区基本情况介绍和科学的工作计划,逐步完善的医疗卫生设施,井然有序的社区治安巡逻制度,让社区群众充分享受着安全、便利、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而社区也在不断完善中,充分拓展着自己的服务、保障、管理和化解矛盾等多项功能,为卧龙区的发展与稳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唐金明 潘玲 先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