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6日热线消息 “9月3日,给连襟女儿结婚红包,1000元。9月5日,给表弟儿子上大学红包,800元……”一个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个红包去向,在节庆、升学、嫁娶三大“人情消费”集中的9月,家家都有本躲不掉的“人情账”。
红包透支“人情消费”成负累
家住济南阳光100小区的孙女士今年55岁了,她拿出自己的一个小本子给记者看,上面详细记录了家庭的每一笔“人情消费”。说起这个月送出的和将要送的红包,孙女士给记者细细算起了“人情账”。
9月份是学生开学的时间,今年孙女士和爱人共有4个亲属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不偏不倚,开学前孙女士给了每个孩子800—1000元不等的红包,共计3600元。月初,孙女士还有两个朋友家的孩子结婚,其中一个关系比较亲近,所以给了1000元,另一个平时来往不多,给了200元。
孙女士爱人还有一个准备在“十一”期间娶儿媳妇的同事,爱人和孙女士打算月底给他包个400元的红包。中秋节前,孙女士和爱人去领导家里拜访,买了一桶油、一盒月饼、一盒茶叶,大约花费了420元;又去拜访了两位朋友的父母,给老人买了月饼和营养品,花费在300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这半个多月时间,孙女士家光是送出的“红包”就已经有5520元之多了,算上将要送的红包,这个月仅“人情消费”就会达到6000元左右。
然而,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爱人都是普通工薪族,两个人月收入合起来才在4000元左右。这个月不仅攒不住钱,而且还不得不动用以前的积蓄了,本来节庆送礼、嫁娶包红包是表达祝福的好事,却让他们疲于应付,成为家庭的负累。
自我解嘲权当是“中期投资”
中国人送礼讲究“礼尚往来”,孙女士自己也说,其实这个月的“人情消费”中有些也算是“还礼”。孙女士孩子2000年上大学的时候,亲属们给包了红包,每家300—500元不等,所以到了亲戚家孩子升学的时候包红包,只能算是“加利息偿还了”。
另外,孙女士的女儿也到了适婚的年龄,预计一两年内会结婚,到时候这些“前期借贷”出去的红包,也会“连本带息”收回来了,“权当是中期投资了。”孙女士自我解嘲道。
其实,抱有这种“包红包算投资”想法的又何止孙女士一人呢?汪洁(化名)在济南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咨询公司,这个月他过得并不轻松。为了自己的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分得一杯羹,中秋给客户送礼就成了加强与客户联系,增进双方感情,开拓新市场的方法之一。
汪洁说,给客户送礼已经成了市场的“潜规则”,你不借节庆拉拢客户,别的公司可能就“捷足先登”了,送礼相对于商业客户的潜在回报率还算是比较经济的行为。
张先生的儿子开学就读三年级了,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照,张先生在9月8日教师节前送孩子的时候,给老师塞去了300元的购物卡,虽然老师一再表示不要,但张先生还是硬塞过去了。
张先生说,儿子还要跟着老师读好几年,总有要麻烦老师照顾的地方,所以趁着节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记者问到是否有“投资”的想法时,张先生表示,这很自然,送礼、包红包都应该是期望回报的。
记者手记
红包被“异化”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礼仪的社会,逢年过节送红包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本应是表达诚心和祝福的载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红包渐渐地被“异化”了:
首先,红包的分量上,是越包越重,攀比风扶摇直上,“利滚利”的“人情消费”给家庭增添负担;其次,红包的回报期待上,对于物质的功利期待远多于真情期待。另外,红包的功能上,人们更看重红包的交易、交换功能,红包亦成为拉关系甚至贿赂的工具。
事实上,红包有没有罪,要看包红包的人,他的心是怎样的。包红包的人,是否怀揣善意和真诚,是否量力和坦荡,这些才是还红包一个“清白”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