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美国的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的实体经济。危机过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将成为亟需破解的新命题。
近20年来,美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比重一直发生着变化。
最早美国经济的支柱是三大产业:住房、钢铁、汽车。上世纪80年代起,日本在这些方面对美国构成了全方位的挑战,美国被迫寻求转型,寻找新的经济支持点,这就转到高科技产业,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新经济。新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转向发展金融产业。自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起,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与此同时,美国不断地把制造业转移到境外。至此,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大大提高。
例如,不够贷款标准的美国居民可以贷款买房,若房子增值的话还可以再抵押贷款。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认为,在这样的模式下,美国的低收入家庭也可以购买豪宅和汽车,轻松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同时也为本国经济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美国次贷危机也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海关总署统计表明,今年1-8月,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197亿美元,增长13.3%,比去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
对此,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人口众多,又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过程中,居民的收入有望较快增长,内需扩大是有潜力的,在出口回落的情况下,应切实推进改革,挖掘内需增长的潜力。
夏业良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特点是信用经济、虚拟经济很不完善,有关部门应该完善信用经济,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各国政府而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都应作为下一阶段的新命题。(作者:李雁争)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