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第二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专家论坛在中国大运河的发轫地扬州隆重开幕。15艘花船依次通过东关古渡,每艘船上均安排小型文艺表演。图为“扬州号”是这次大型花船巡游活动的“龙头”,该船以瘦西湖标志性景点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等为主要元素,长40多米,宽5米多,由两条巨龙牵引着,龙爪轻轻掠过古运河水面,似乎在踏波而行。中新社发崔佳明 摄
中新网扬州九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丁梅崔佳明)“大运河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两岸的船坞、码头、庙宇、民居,展现了中国悠久历史的丰富画面,犹如《清明上河图》的长幅画卷展示在人们面前。
”中国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说,运河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的历史,没有故事的大运河是没有魅力的。
二十六日,十四个国家四十一座世界运河名城专家汇聚扬州,出席第二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专家论坛。
单霁翔在论坛演讲时说,在去年的会议中成立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签署了一些共识性的文件。今年的主体工作是要编制大运河保护的总体规划和申遗的时间表,开始编制运河保护的规划。这意味着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进入实质性的阶段。
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贯通于一二九二年的京杭大运河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一千七百多公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被人们视为中国古代的两大工程奇迹。
运河城市在历史上适时因运而生,随运河繁荣而昌盛,对社会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运河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单霁翔表示,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运河遗产保护的关系,在社会进步的同时球的文化遗产的保全,将文化遗产、历史根蕴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单霁翔说,大运河的保护更强调她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她必然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人文环境建设和百姓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运河的保护规划不是遗址型和博物馆式的保护,而更强调延续大运河的文脉的一种新型遗产保护方式,更需要使保护的成果一步一步的汇集发展。
单霁翔盛赞扬州勇于对“运河名城”这一题目的挑战精神。他说,“运河名城”是非常有前瞻性、有远见的,事实证明,这一题目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推动中国大运河的保护。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