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比天大
——记成都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
乡中学、乡政府同时垮塌,数百名学生被埋,8名乡政府工作人员遇难……在这样的艰难局面下,成都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毅然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基层干部冲在一线,一些干部在自己孩子下落不明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救援行动。
向峨乡党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基层党组织在困难时期发挥出的堡垒作用。
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在都江堰市向峨乡,包括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在内的大部分乡干部,正在现场考察研究道路改造问题。罗鸿亮被剧烈的震动掀翻在地上,翻身起来后罗鸿亮赶紧登上山坡眺望,乡政府所在地尘土飞扬,看不见办公楼,也看不见学校,打电话,全是忙音。
罗鸿亮带着大家撒腿就往回跑,当他们跑回乡上才得知:中学校舍垮了,埋了几百名学生;政府办公楼也垮了,埋了12名干部。情况紧急,把人手投到哪里,哪里就能多救几条人命。
看着眼前垮塌的乡政府大楼,废墟中埋着朝夕相处的同事;又望了望200米外的中学,下面还有400多个娃娃啊!这是生死抉择!向峨乡党委毅然作出决定:先救孩子和群众!
就这样,在乡长付岷涛的带领下,20多名乡干部往学校冲去,一边跑一边大声招呼乡亲:“快,快去学校救娃娃。”
来到学校,更是惨不忍睹,废墟边上的孩子都挖出来了,没挖出来都在废墟里面埋着。没有工具,乡亲就赶忙回家取,锄头、铁锹,能用上的全拿来了。没有工具的干部群众就用手挖,但人力在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显得太微薄。但大家没有放弃,多挖开一块砖,孩子就有更多一点的生还机会。
最后,向峨中学的68名学生成功获救。被埋的12名乡政府干部,只有4人获救,8人死亡。
为了救孩子,现场的乡干部几个昼夜几乎没合过眼,一天只吃一顿方便面。“每挖出一个人,我们都盼着他能活下来。”艾光明说,“谁也想不到吃饭、睡觉,只想着救人。”(据新华社成都10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