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心血来潮,决定携老婆到农村去作一次旅游。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华北平原地区的农村。那个地方主要是以农民风情游为主题,能让游客确确实实的体会到作农民的辛劳和快乐。
我们没有去采摘、钓鱼、寻宝,而是选择了作“传统农民”。
此时,我们正赶上玉米收获最后时段。我和老婆换上粗布裤褂,戴上草帽,背上背筐,拿上镰刀,到玉米地里收割玉米。我和老婆一边行走一边互相打量着对方,不禁哈哈大笑,我们的穿着及装备俨然是传统地道农民形象,只是我的树脂眼镜显斯文,老婆的金发垂肩露娇艳,与传统格格不入,显得不伦不类。不管这些,还要看我们以后的劳动表现如何。
到了100米远的玉米地,我们开始劳作。近一尺长的硕大的玉米露金黄的牙齿朝我们微笑,我们咔咔的从玉米秧上掰了下来,感到沉甸甸的,扬手投进背上的背筐,真有些丰收的感觉!不一会儿,玉米就装满了背筐,我已经是大汗淋漓,肩膀被筐背带勒的生疼。再看老婆,粉脸上粘满了玉米花子,滑稽好笑。筐里的玉米没装几个就已经把她的腰压弯了,一个劲的大叫好沉呀!还央求我,说:“老公,咱见好就收吧!咱的成果够多的啦!”我假装批评她,“这点小困难你都挺不过,怎么向农民伯伯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看她脸上挂了怒意,我马上改口说:“好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留着以后更好的工作!现在收工!”老婆这才笑嘻嘻地说:“坚决听从队长的指示!”
背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和老婆互相搀扶、磕磕绊绊的回到“打谷场”上。我们把收获的玉米倒在一起,然后按照“劳动规程”进行深加工。我们把玉米拨了皮,去干净上面的玉米须,然后,用传统的手摇脱粒机把玉米脱粒,好容易分离出玉米粒和棒骨儿。这个环节我有力气,负责用手摇动,老婆把玉米一个个的填进脱粒机中。鲜嫩嫩、黄橙橙的玉米粒从出粒孔淌下来,我俩在惊喜中完成了脱粒。下面是老婆的工作,她把脱下来的玉米粒放进簸箕里簸掉杂质,只剩下干净的玉米粒。下面就是重头戏了,叫推碾子。我们把玉米粒放到碾盘子上进行碾轧,使粒变成玉米面。碾砣子直径约有一米,必须夫妻俩合作才能进行。在推转碾砣的同时,老婆腾出左手还像那么回事似的拿着一把笤帚打扫磨盘上的玉米面,使其碾轧均匀。
近百遭的推转之后,在我们精疲力竭的时候,玉米面终于碾轧成功。我们喘口气后,把玉米面放进笸箩里进行密箩过筛,筛过之后,笸箩里净是鲜嫩细滑的玉米面,不用尝,就已经闻到了它冒出的清香。
劳动半天了,剩下的就是品尝劳动的果实了。我和老婆就要亲自体验一下北方农民特色美食———贴饽饽熬小鱼的制作过程。老婆发挥主妇的特长,腰系围裙,头裹毛巾,一副农村妇女的装扮。
在老乡的指导下,我们把玉米面里掺进适量的白面、黄豆面,然后用热水烫好,待作。老乡为我们提供了半成品小鱼。先做熬小鱼,把油放好,加进新鲜的花椒大料、葱姜蒜、辣椒,再把小鱼放进铁锅里,放上黄豆粒、老咸菜,放进适量的水。老婆照猫画虎,在老乡的示范下把和好的玉米面揪成团,用手掌攒圆,然后,一个个贴到“嗞嗞”冒着热气的铁锅边,再一个个按成饼状。半个多小时后,一股浓郁的香味钻进鼻孔里,我们的哈喇子就忍不住从嘴里冒出来。贴饽饽熬小鱼出锅了。
啃着新鲜的玉米饽饽,就着香喷喷的熬小鱼,喝着冰爽的啤酒,一天的繁琐和劳顿瞬间消失,美好的心情无法言表。回味着今天,品味着现在,展望着未来,我和老婆相视而笑!
和老乡约好,明年“五一”节,我们还要来到这里,用我们的双手播种下种子,再到“十一”的时候,我们要收获自己种植的庄稼!